[发明专利]抗振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0588.5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陈卫;徐降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达菲特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3 | 分类号: | B01D29/13;F02M37/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抗振滤清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柴油滤清器,普遍采用旋装式结构,该结构的特点是滤罐与螺纹密板组件通过卷边封口的工艺,将滤芯(过滤介质)紧固在滤罐内。滤芯的紧固方式为两种,弹簧紧固式(见图1)和卡装式,其中卡装式分别有上端盖卡装(见图2)和下端盖卡装(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那种固定方式,滤芯与滤罐的连接都处于刚性连接。这样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发动机自身工况及道路状况的共同作用,使滤清器产生的很大振动,且将不做任何衰减的传递给滤芯。经实际测量,此振动加速度最大可达17g(m/s2)。欧II排放的柴油发动机对过滤精度的要求不高,滤清器多采用拦截式过滤,主要过滤颗粒尺寸10微米以上的杂质,其对振动的敏感性较小;而欧III及以上标准的柴油发动机由于喷射压力大,偶件配合精度高等特点,对柴油滤清器的过滤效率要求极高,3~5微米颗粒的过滤效率要求高达98.6%,柴油滤清器采用吸附式过滤技术,其对振动的敏感性较大。试验结果显示在发动机和车辆的振动下吸附式过滤效率显著下降,从而使得欧III以上排放的发动机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开发一种具有抗振功能的柴油滤清器、使其能更好地保护欧III及以上发动机是一种必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振滤清器,其可减小滤芯部件受迫振动,确保柴油滤清器在发动机实际工作时过滤效率仍符合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振滤清器,包括滤罐、螺纹密板组件及滤芯部件,所述滤罐内设有与螺纹密板组件连接固定且具有轴向通孔的连接轴,连接轴的下端设有上弹性套,上弹性套的下端与滤芯部件密封连接,所述滤芯部件的底部与滤罐之间设有下弹性体。
所述上弹性套的下端具有一圈向外翻折的密封边,密封边被螺接于滤芯部件上端口的压盖压紧于滤芯部件上端面。所述密封边的底面至少凸设有一圈密封圈,所述滤芯部件的上端部设有与密封圈对应的卡槽,压盖压紧密封边时,密封圈嵌设在卡槽内。
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设有一圈凸缘,上弹性套的上端向内延伸形成有一连接圈,连接圈套设在连接轴的下部且被螺接于连接轴下端的锁紧螺母锁紧于凸缘底部。
所述滤芯部件底部与滤罐之间设置有侧向减振组件,所述侧向减振组件包括固定于滤芯部件底部的第一连接件及固定于滤罐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部件为弹性件,两者套接在一起且可沿着滤罐的径向相对运动。
本发明优点是:
1.本发明通过上弹性套及下弹性体的设置,可在轴向实现振动能量的衰减。
2.本发明通过侧向减振组件的设置,可在侧向实现振动能量的衰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滤芯与滤罐连接方式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滤芯与滤罐连接方式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滤芯与滤罐连接方式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滤罐;2螺纹密板组件;3滤芯部件;31卡槽;4连接轴;41凸缘;5上弹性套;51连接圈;52密封边;53密封圈;6下弹性体;7压盖;8锁紧螺母;9复合垫圈;10侧向减振组件;11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4所示,一种抗振滤清器,包括滤罐1、螺纹密板组件2及滤芯部件3,所述滤罐1内设有与螺纹密板组件2连接固定且具有轴向通孔的连接轴4,连接轴4的下端设有上弹性套5,上弹性套5的下端与滤芯部件3密封连接,所述滤芯部件3的底部与滤罐1之间设有下弹性体6。该抗振滤清器通过上弹性套5及下弹性体6的设置,可在轴向实现振动能量的衰减。
其中,上弹性套5与滤芯部件3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上弹性套5的下端具有一圈向外翻折的密封边52,密封边52被螺接于滤芯部件3上端口的压盖7压紧于滤芯部件3上端面,所述密封边52的底面至少凸设有一圈密封圈53,所述滤芯部件3的上端部设有与密封圈53对应的卡槽31,压盖7压紧密封边52时,密封圈53嵌设在卡槽31内。
其中,连接轴4与上弹性套5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连接轴4的中部设有一圈凸缘41,上弹性套5的上端向内延伸形成有一连接圈51,连接圈51套设在连接轴4的下部且被螺接于连接轴4下端的锁紧螺母8锁紧于凸缘41底部。其中,锁紧螺母8与凸缘41之间还设有复合垫圈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达菲特过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达菲特过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0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石英太阳能光热转化器及方法
- 下一篇:发射功率的配置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