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弧面扫描的三维超声生物显微镜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0071.6 | 申请日: | 200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5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禹;周烨;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B3/13 | 分类号: | A61B3/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3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扫描 三维 超声 生物显微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弧面扫描的三维超声生物显微镜。
[背景技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简称:UBM,英文全称:Ultrasound Biomicroscope)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型眼科B超影像学检测设备。UBM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电子电路激励高频超声传感器发射高频超声作为信号源、接收超声回波信号并进行电子信号处理,得到与检查组织相关的数字图像,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人们提供类似低倍光学显微镜效果和不同断面的眼前端二维图像。UBM具有分辨率高、实时、定量和不受混浊角膜、晶状体影响等特点,在眼科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UBM的成像质量、成像范围和它的机械扫描方式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的扇形扫描超声生物显微镜由于它的机械结构原理简单、扫描范围广而得到普遍应用。扇形扫描装置是利用机械传动、转化原理把电机的匀速圆周运动转化为类似时钟单摆的简谐运动,从而得到超声的扇形扫描线。但是,扇形扫描装置存在匀速扫描范围窄、图像几何失真高、图像清晰范围小的缺点,测量距离始终在变化、数据处理复杂、准确度低,给临床医生诊断病情带来很多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弧面扫描的三维超声生物显微镜,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扫描范围可控、图像清晰范围大、数据处理简单、扫描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弧面扫描的三维超声生物显微镜,包括外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联轴片、第二联轴片、电机固定套、大轴承、传动杆、传动架、导轨、滑块、探头、程序控制器和控制线板,所述的外壳分为外壳上部和外壳下部,所述第一联轴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电机固定套一端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套另一端设有一中心开有小孔的底座,第一联轴片与第一电机之间设有第一光电编码器,该第一光电编码器与控制线板相连,所述大轴承固定于电机固定套外壁与外壳上部内壁之间,所述传动架上设有一开槽,所述导轨为弧形,导轨穿过传动架开槽,导轨两端固定在外壳下部的内壁上,所述滑块固定于传动架上,设置在导轨下方,该滑块和传动架可沿着导轨滑动,所述探头一端与传动架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套与第二电机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一端穿过电机固定套底座上的小孔与第二联轴片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套底座和第二联轴片之间设有第二光电编码器,该第二光电编码器与控制线板相连,传动杆一端固定于第二联轴片的偏离中心位置,另一端与传动架活动的连接;探头内设有传感器并伸出外壳下部,该传感器与控制线板连接,控制线板与程序控制器连接。
所述大轴承固定于电机固定套外壁与外壳上部内壁之间的方式为:在电机固定套外壁上设有突起,用来固定大轴承的内环,在外壳上部内壁上设有突起,用来固定大轴承的外环,所述大轴承卡设于电机固定套外壁与外壳上部内壁之间。
所述传动杆与传动架活动连接的方式为:传动杆一端设有小轴承,小轴承设置在小半球内,传动架上设有凹槽,所述小半球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导轨两端固定在外壳下部的内壁上的方式为:外壳下部的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突起,导轨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突起上,进而将导轨固定在外壳下部的内壁上。
所述导轨下方的滑块内设置多个小滚珠。
所述探头一端与传动架连接的方式为:所述传动架与磁铁固定片固定连接,磁铁固定片与探头上均设有磁铁,通过磁铁的磁性将探头和传动架连接起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弧面扫描的三维超声生物显微镜还包括第三光电编码器,该光电编码器设置在传动架前方的外壳下部的内壁上。
所述外壳上部与电机固定套是通过大轴承连接,外壳下部的上端与电机固定套底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学院,未经温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0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