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轮机舱作业制冷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8953.9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功志;苏照龙;王赫;富鹤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水产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轮机 作业 制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用的冷却系统,主要用于船舶的轮机舱作业时,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其身体健康的船舶轮机舱作业制冷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航运业的蓬勃发展,航行在世界各海域的船舶数量十分庞大。无论是大型远洋船舶还是中型近岸船舶,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却始终存在着船舶轮机舱工况温度过高,轮机舱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正常航行状态下的船舶轮机舱内的温度为40℃左右,当船舶在热带地区航行时其轮机舱内的温度可达50℃左右;同时由于现代大型船舶为了满足其航行动力需要,一般以重油作为其柴油机燃料,这也导致了轮机舱内的工作温度过高。这种高温作业严重阻碍了轮机工作人员的定时执班工作,轮机工作人员一般工作30分钟左右就无法继续工作了,工作时间超过30分钟后将会导致工作人员严重脱水。轮机舱的高温作业条件不仅影响了轮机舱的工作效率和执勤时间,同时也对轮机舱中的工作人员在身体健康上产生了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降温服装,该降温服装通过将体积和质量都较大的制冷设备随身携带,并通过单纯的与服装内部管道连接的内循环回路对服装进行制冷,使得穿着人员感受低温,但是这种服装的最大问题则是这套随身携带的制冷设备,该设备体积和质量较大,并不方便携带,而且轮机舱内工作空间狭小,如果使用该系统,则会极大地阻碍正常工作,其狭小的工作空间并不允许随身携带这种制冷设备,该服装并不适合在轮机舱内使用,并不具备在轮机舱内使用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不影响操作者正常工作的同时,还能节省大量空间的船舶轮机舱作业制冷服系统。
本发明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一种船舶轮机舱作业制冷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舶轮机舱作业制冷服系统包括设置船体内的外置充冷设备1和多个制冷服2,且每个制冷服2都设有可与充冷设备1的充冷端口相连的充冷管路,在充冷管路上还设置有阀门。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制冷服系统创造性地将制冷服与制冷设备分开,免去了传统的制冷服装需要携带体积、质量均较大的制冷设备的麻烦,节省了大量的空间,方便操作者在轮机舱内进行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健康,特别在当今海运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产品具备广泛的市场前景,十分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的充冷状态框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的使用状态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船舶轮机舱作业制冷服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设置在船体内部的外置充冷设备,其内装有制冷剂;另一部分则是多个制冷服2,在外置充冷设备上设置有充冷端口,而每一个制冷服2上都设置有与充冷端口相配的充冷管路,并且在充冷管路上还都设置有阀门。
本发明实施例的船舶轮机舱作业制冷服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制冷服2通过充冷管路连接在充冷端口上,打开阀门,使外置充冷设备中的制冷剂进入制冷服2内部,当制冷服2内的温度下降到一定值后,将制冷服2取下并关闭阀门,此时制冷剂在制冷服2内部进行内循环,操作者穿上这样的制冷服2进行工作,不会受到轮机舱内高温环境的影响,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正常工作,当制冷服2内的制冷剂消耗完毕后,再一次重复上述工作过程,重新填充制冷剂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水产学院,未经大连水产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89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