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光路光纤荧光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8450.1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3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关亚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光路 光纤 荧光 传感器 | ||
1.一种多光路光纤荧光传感器,包括光源(101)、激发光纤(102)、接收光纤(103)、滤光片(104)和光电转换器件(105),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01)为2或3个、激发光纤(102)为2或3根、接收光纤(103)为2或3根;
每个激发光纤(102)的入射端分别与一个光源(101)一一对应耦合;
每根接收光纤(103)分别与一根激发光纤(102)配合成对设置,接收光纤(103)的入射端面与其对应的激发光纤(102)的出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它们端面之间距离为0-5mm;
2或3根接收光纤(103)的出射端经滤光片(104)与光电转换器件(105)的光窗耦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101)为发光二极管或其它小型光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探测端头,成对的接收光纤(103)与激发光纤(102)成15-45°夹角。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或3根接收光纤(103)传输的荧光信号通过同一组滤光片(104)及同一只光电转换器件(105)检测。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光源(101)、激发光纤(102)、接收光纤(103)、滤光片(104)和光电转换器件(105)通过套筒组件(201)固定在一起。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201)的材质可以是金属、非金属或陶瓷。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器件(105)为光电倍增管、雪崩光电二极管、硅光电池或电荷耦合光电检测器。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发光纤(102)的出射端及接收光纤(103)的入射端所处的平面表面依次设置有荧光传感膜衬底(301)及荧光传感薄膜(302),传感膜衬底(301)与传感器探头的端面贴紧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84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有辅风叶的轴流风机
- 下一篇:三维矢量水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