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垫层结构的薄型温度熔断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47881.6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川;钱朝勇;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园维安电子线路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7/76 | 分类号: | H01H37/76;H01H85/05;H01H6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12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垫层 结构 温度 熔断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用过温保护薄型元件,尤其是适用于手机电 池的薄型温度熔断器,为一种带垫层结构的薄型温度熔断器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通讯业日趋发达,尤其是在无线电通讯方面,手机的 市场已普及到几乎是人手一机。手机的普及直接带动了手机零部件尤 其是手机电池市场规模的扩大。
但在市场高速发展过程中频频发生的质量问题,如全球各地手机 电池爆炸伤人、诺基亚全球召回4600万块松下制造的电池等等,使手 机电池安全成为焦点。此外,随着3G(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 手机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多功能化要求手机电池容量进一步增大, 容量从以往的200mAh激增到目前最大3600mAh(型号DB736),如此高 容量电池的爆炸威力可见一斑。
锂电池制造技术的不完善,是导致手机电池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日本东京理工大学的教授Wakihara就指出,大部分笔记本和手机所使 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底层技术都存在潜在危险。
本发明的申请人在其在先专利申请,中国公开号CN101465250公 开了一种薄型温度保险丝,用易熔合金将两个金属电极焊接,用一层 胶粘剂与底片构成的密闭空间将金属电极端部、易熔合金和助溶剂密 闭于其中,构成的保险丝密封性好、尺寸薄、熔断性能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垫层结构的薄型温 度熔断器,利于降低熔断温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带垫层结构 的薄型温度熔断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垫层结构 的薄型温度熔断器,包括一对金属引脚,金属引脚相对呈直线排列且 端部间留有间距,在金属引脚端部的下方设有下载带,两端部之间由 熔芯焊接相连,在熔芯上涂刷有助熔剂,上载带从上方覆盖,上载带 与下载带形成一密闭空间,将金属引脚端部、熔芯以及助熔剂密封于 该密闭空间的内部,其中:所述薄型温度熔断器的中部还设有中载带, 该中载带中部设有垫层,垫层设在两金属引脚端部之间的间距内将两 端部相互横向阻隔,且将熔芯与下载带之间相互纵向阻隔。中载带材 料可与上下载带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明显降低了熔断温度,请参阅图11为对比例的主剖结构 示意图和图12为对比例熔芯塌陷的主剖结构示意图所示,当薄型温 度熔断器没有垫层时,熔芯在助熔剂及上载带的表面张力、重力的共 同作用下,熔芯中部会出现塌陷,熔断时端头的润湿力要分一部分出 来将塌陷的熔芯合金重新向上拉起,使得实际熔断温度要滞后。而本 发明通过在两金属引脚端部中间、熔芯与下载带之间设置垫层,使得 熔芯在受热时不会塌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中载带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醇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垫层的宽度与两金属引脚端部之间的 间距之差为0.1~1.0mm。两金属引脚端部之间的间距等于或略大于 塑料载带垫层的宽度,具体的宽度差可以为0.1,0.2,0.3,0.4, 0.5,0.6,0.7,0.8,0.9或1.0m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金属引脚端部与垫层的厚度之差为 0~0.8mm。即:金属引脚端部的厚度等于或略大于塑料载带垫层的厚 度,具体的厚度差可以为0,0.1,0.2,0.3,0.4,0.5,0.6,0.7 或0.8m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垫层的上表面与两端部的上表面在 同一水平面上,使得端部的润湿力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两金属引脚端部的厚度优选为 0.12mm,端部间距为1.5mm,中载带的垫层的厚度为0.12mm,宽度为 1.4m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中载带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耳,下载带 的两侧也分别设有凸耳,下载带及中载带的凸耳均与两金属引脚相焊 接。下载带和中载带两侧均延伸出“耳朵”状的凸耳,主要是为了增 加载带与金属引脚的接触面积,使它们焊接得更加牢固,助熔剂不容 易向外溢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中载带上设有两个并排的长孔,在 长孔之间形成中部的垫层,两金属引脚端部分别从两个长孔处露出, 且垫层位于两金属引脚端部之间的间隙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园维安电子线路保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园维安电子线路保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7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