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芯柱、芯梁、砌块砌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7657.7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营;吉明军;张志强;钱少波;朱明浩;王坚;曹志刚;高松;田启华;周广;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2/64;E04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03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结构 填充 墙芯柱 芯梁 砌块 砌筑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建造中的墙体施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芯柱、芯梁、砌块砌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日益紧缺土地资源的矛盾,工业厂房、商住用房的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框架剪力墙的建筑越来越多,从节能减排考虑,以及保护耕地为目的,禁用或限用粘土砖,加上轻质实心砌块重量轻、隔音及保温效果好、可加工性好等众多优点,作为填充墙,采用的越来越多。在现有技术中,采用轻质实心砌块存在的问题是:轻质实心砌块对圈梁构造柱设置要求更严格,根据抗震抗裂要求及墙体的长度、高度,需增加圈梁构造柱。其范围包括:墙体端部、转角处、十字交叉、丁字交叉处要设置构造柱。另外在门窗洞口四周,为保证门窗安装牢固,也需要采用加固墙体措施,增设过梁、压顶梁、构造柱等。
增加圈梁构造柱的不足之处表现在:1)在砌体质量方面,构造柱圈梁的模板支设和加固,最容易造成墙体开裂甚至变形,影响整体性牢固性;圈梁构造柱也最容易造成涨模,影响墙面整体平整度垂直度;2)在施工工期方面,圈梁构造柱支模虽然用工不多,但多工序,人员多了窝工,少了时间比较长,影响总体进度;3)在施工安全方面,木工机械、用电、模板木枋易燃、交叉作业等不利因素多,安全隐患也就增加;4)在经济效益方面,圈梁构造柱支模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用等都增加了施工成本。需对现有的墙体施工工艺中传统的圈梁构造柱的施工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变传统的圈梁构造柱的施工方法、采用芯柱及芯梁的方式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芯柱、芯梁、砌块砌筑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芯柱、芯梁、砌块砌筑施工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准备工作:
①对砼空心砌块、轻质实心砌块、U型砼砌块验收,砌块尺寸偏差≤3mm,且无缺棱掉角;
②清理基础表面,弹好砌块墙身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设置芯柱、芯梁位置线;
③在芯柱处植芯柱钢筋,芯柱截面大于90mm×120mm,芯柱内植筋为HPB235、HRB335级,钢筋≥2Φ12,芯梁截面大于90mm×150mm,钢筋≥4Φ12;
④在柱、梁或现浇板上植与墙体连接的拉结筋,芯柱竖向钢筋贯穿墙身与芯梁和上下结构层连接;
步骤2,砌筑安装:
①首先砌筑芯柱底部第一皮砖,将砼空心砌块套入芯柱钢筋中,芯柱底部第一皮砖采用开口砌块或U型砌块,砌出清扫孔,砌体完成后,将孔心内部杂物及落地砂浆清扫干净并冲洗干净,浇注芯柱混凝土前封堵;
②与此同时墙体基础采用与轻质实心砌块相同厚度的页岩模数砖打底,第一皮页岩模数砖的砌筑与芯柱同步进行;
③根据不同的部位对芯柱进行第二皮排砖,芯柱的砼空心砌块应对孔错缝搭砌,与页岩模数砖压槎搭接不应小于200,芯柱的砼砌块空心部分随砌随用砌筑砂浆填满捣实;
④继续砌筑,当页岩模数砖打底高度>30cm时用轻质实心砌块替代,砌筑时先砌芯柱砼块,再砌轻质实心砌块,组砌时按砌块不同控制砌筑砂浆或粘接剂的饱满度,两种材料压槎处,用砌筑砂浆把空洞灌满捣实,芯柱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砌到门芯梁底时,暂时停止砌筑;
⑤砌体砂浆强度达到1.0Mpa以上时可浇注芯柱混凝土,芯柱混凝土应连续浇注,用插入式振捣棒边浇灌边捣实,严禁灌到顶再振捣;
⑥门洞采用U型砖砌筑芯梁兼过梁,过梁处需用木枋等搭好支撑,与芯柱相交处,需将U型砖底部割掉,侧面留清扫孔,绑扎过梁4Φ14钢筋,所述过梁钢筋与芯柱钢筋焊接,完成后浇筑细石砼,当墙高超过4m时设置圈梁,圈梁按芯梁处置;
⑦芯梁砼浇注完可马上进行上部墙体的砌筑,砌筑方法同下部墙体,从芯柱钢筋顶把空心砼砌块套进钢筋内,剩最上两皮砖时,把钢筋搭接头绑好,再用U型砖砌到顶,其中最上一皮开口向侧面,用于浇注砼;
⑧对砌筑墙体长度超过40m,即设置3mm宽的伸缩缝,走廊等墙体长度较长部位每30m设置一道伸缩缝;
步骤3,同步检验:
①砌体灰缝缝饱满度检查,饱满度>95%;
②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偏差均在2mm以内;
③芯柱、芯梁施工质量检查;
④墙线走廊等部位均保证在同一直线上检查;
步骤4,依据砌体墙面状况刮腻子,腻子厚度为0.5~1mm,完成施工,验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7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