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6395.2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5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良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村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2B1/4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谢丽娜;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设备 收纳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纳各种电气设备的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收纳配电用设备、控制用设备、通信用设备等各种电气设备的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一般来说由前面开口而成的箱体以及可自由开闭地设在前面开口上的门体构成。另外,在箱体的前面开口形成框部,在框部收纳门体地设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214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46509号公报
但是,以往的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存在如下缺点:形成为在箱体的框部收纳门体时,在开放门体时,门体的前面与框部的角抵接,门体的前面会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该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由前面开口而形成的箱体以及门体构成,该门体被收纳在形成于箱体的前面开口的框部,并且通过设在上下两端部的合叶自由开闭地设置,其特征在于,在合叶上设有从门体突出的突片,在将门体以预定角度开放时,合叶的突片与形成于箱体的框部的突片承受部抵接,使门体不能开放到预定角度以上。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在开放门体时,门体的前面与箱体的框部抵接,能够防止受伤,突片形成于合叶上,因此在箱体的板厚薄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突片的强度,具有防止突片变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a)是正视图,(b)是右侧视图。
图2是门体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箱体的正视图。
图5是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是将门体关闭的状态的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的横截面图。
图7是将门体开放的状态的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的横截面图。
图8是图7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由前面开口而形成的箱体以及门体构成,该门体被收纳在形成于箱体的前面开口的框部,并且通过设在上下两端部的合叶自由开闭地设置,在合叶上设有从门体突出的突片,在将门体以预定角度开放时,合叶的突片与形成于箱体的框部的突片承受部抵接,使门体不能开放到预定角度以上。
实施例1
基于图1~图8的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
电气设备收纳用箱体1由前面开口而成的箱体2和通过合叶10可自由开闭地设在箱体2的前面开口的门体8构成。
门体8在左右一方的端缘的上下设有合叶10、10,另一方的端缘设有把手15。
合叶10由门体8开闭时作为轴部的合叶销11;由基部12a及其两端弯折而成的水平板部12b、12b形成为大致コ字状、使合叶销11穿通形成于双方的水平板部12b上的孔12c并保持的合叶夹具12;以及对合叶销11向从合叶夹具12突出的方向施力的弹簧13构成。合叶销11的前端穿通合叶夹具12的一方的水平板部12b的孔12c,接着穿通弹簧13,通过E环14止动,进而合叶销11的前端穿通另一方的水平板部12b的孔12c,从而组装到合叶夹具,合叶销11的前端从门体8的上下突出地,合叶10、10安装到门体8的上下。另外,通过向后方侧拉扯合叶销11的后端的提纽11a,合叶销11的前端抵抗弹簧13的力,而被拉入门体8。并且,保持合叶销11的前端侧的合叶夹具12的水平板部12b上从门体8向外侧方向突出地形成突片12d。
并且,箱体2的前面开口的整周被弯折成コ字状,进而向内侧方向弯折成L字状,形成框部2a,在框部2a中收纳门体8。并且,在框部2a的上下两部形成有合叶10的合叶销11穿通的轴孔2b,将门体8的一方的合叶10的合叶销11嵌插入轴孔2b,另一方的合叶10的合叶销11在拉住提纽11a且拉入门体8的状态下,对齐合叶销11和轴孔2b的位置,在对准了位置的状态下,回复提纽11a,使合叶销11嵌插到轴孔2b,从而将门体8可自由装拆地安装到箱体2上。另外,在框部2a的上下两部形成有合叶10的突片12d穿通的孔,在孔的边缘形成有将门体8开放预定角度时突片12d抵接的突片承受部2c。另外,轴孔2b及突片承受部2c形成在左右两侧,从而能够改变门体8的打开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村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河村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63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