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6230.5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才;张恒生;张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H04W2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系 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网的彩信网关在向彩信中心发送消息的过程中,已经 实现了消息的流量控制。该流量控制过程的实现原理如下:
首先在彩信网关处设置发送到彩信中心的消息流量的上限,例 如,200条/秒。如果第一秒时发送的200条消息的响应中有50条响 应的状态表示为彩信中心拥塞或处理能力过载,则在第二秒发送消 息的过程中,彩信网关只给彩信中心发送150条消息,如果第二秒 应发送的消息数大于150,则多余的消息被缓存在彩信网关中等待 重试。如果第二秒的响应消息全部正常,则第三秒仍旧按照设置好 的上限发送消息,如果当前消息数少于200条,例如,180条,则 彩信网关从缓存中取出20条,组成200条消息发往彩信中心。通过 以上过程,即实现了到彩信中心的消息流量大致稳定在200条/秒。
但是,该流量控制过程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每个彩信中心的处 理能力不同,因此每秒应该发往某彩信中心的消息数也不确定,而 采用设置的上限限制发送的消息数,实际上是约束了该接口的消息 处理能力,增大了彩信网关的缓存和处理压力;响应消息不能正确 的反应彩信中心尚存的处理能力,会造成无法充分的利用彩信中心 的处理能力或造成超出彩信中心的处理能力,控制上不准确;收敛 速度较慢。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流量控制方法约束了消息发送端的处理能 力、控制不准确、收敛速度慢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 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流量控制方法约束了消息发送端的处理能 力、控制不准确、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 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至 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 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流量控制方法包括:消息发送端向消息接 收端发送消息;消息接收端向消息发送端返回携带有流量信息的响 应消息;消息发送端下一次向消息接收端发送流量信息所指示数量 的消息。
优选地,消息接收端向消息发送端返回携带有流量信息的响应 消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消息接收端根据消息接收端的资源使 用状况计算流量信息所指示数量。
优选地,消息接收端根据消息接收端的资源使用状况计算流量 信息所指示数量包括:消息接收端计算剩余地址队列数量S=A-Z, 其中,A为消息接收端申请到的地址队列数量,Z为消息接收端中 当前占用的地址队列数量;消息接收端计算流量信息所指示数量 N=P*S,其中,P为来自消息发送端的消息占用的地址队列数量与Z 的比值。
优选地,消息接收端根据消息接收端的资源使用状况计算流量 信息所指示数量包括:消息接收端计算可用消息空间M=T/(U+L), 其中,T为消息接收端当前剩余内存,U为单个单元块的大小,L 为单个地址队列的长度;消息接收端计算修正后的可用消息空间 R=M/R1,其中,R1为群发用户限制参数;消息接收端计算流量信 息所指示数量N=P*R,其中,P为来自消息发送端的消息占用的内 存大小与消息接收端中当前占用的内存大小的比值。
优选地,消息接收端根据消息接收端的资源使用状况计算流量 信息所指示数量包括:消息接收端计算可用消息空间M=T/(U+L), 其中,T为消息接收端当前剩余内存,U为单个单元块的大小,L 为单个地址队列的长度;消息接收端计算流量信息所指示数量 N=P*R,其中,P为来自消息发送端的消息占用的内存大小与消息 接收端中当前占用的内存大小的比值。
优选地,在消息发送端接收到多个携带有流量信息的响应消息 的情况下,消息发送端下一次向消息接收端发送流量信息所指示数 量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端下一次向消息接收端发送预定数量的消 息,其中,预定数量是消息发送端下一次发送消息之前接收到的流 量信息中最后一个或多个流量信息所指示数量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6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内局麻药喷雾器
- 下一篇:一种输液管用加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