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二维条形码解码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45123.0 | 申请日: | 2009-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李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优尼莱博泰克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 地址: | 30007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二维 条形码 解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条形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性能二维条形码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二维条形码是实现信息存储、携带并自动识读功能一种理想方法。二维 条形码具有如下特点:高密度、大容量、高可靠性;具有纠错功能;可以表 示多种语言和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可对引入加密机制等等。二维条形码 解码设备通常由嵌入式处理器组成的机器视觉系统,在嵌入式处理器内置有 可对二维条形码进行解码的处理程序。由于二维条形码所具有的特点,因此 对其进行辨析、识读的过程变得极其复杂,解码处理方法在速度、准确性、 可靠性成了难以兼顾的三大关键要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码速度快、准确性 及可靠性高的高性能二维条形码解码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性能二维条形码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包含有二维条形码的数字图像A进行图像下采样处理,生成缩小的 图像B,所生成的图像B是数字图像A的1/4或1/16;
(2)对下采样后的图像B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得到增强图像C,所述的增强 图像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①求图像B的直方图;
②根据图像B的直方图分别求出分布概率最大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③对直方图进行拉伸处理后得到增强图像C;
(3)对增强图像C进行低通滤波和局部阈值二值化处理,得到黑白图像D, 所述的低通滤波和局部阈值二值化包括以下步骤:
①低通滤波步骤:采用3×3邻域或5×5邻域平滑滤波法对增强图像C 进行运算处理,滤去增强图像C中的高频分量,保留低频分量,生成二值化 所需的比对模板;
②局部阈值二值化步骤:遍历整幅数字图像A,并逐像素同对比模板上的 相应像素进行比较,差值大于一定阈值的点为亮点,小于或等于阈值的点为 暗点,生成一幅只包含黑色和白色两种数值的的黑白图像D;
(4)对黑白图像D进行分块、排序并进行连通区域标记处理,该处理步骤 包括:拷贝黑白图像副本,在图像副本上对暗点集合进行连通区域标记,然 后按照快速连通区域标记算法标记为独立区域,并按照占有像素数量多少对 独立区域进行排序;
(5)对连通区域划分网格并生成网格矩阵,所述的对连通区域划分网格并 生成网格矩阵包括以下步骤:
①计算仿射变换矩阵:指定目标图像的大小,顺序对连通区域进行查找 区域边界,确定切变参数并生成切变矩阵,然后对排序的连通区域依次计算 仿射变换矩阵;
②生成目标图像E:根据切变矩阵变换原始全幅图像生成目标图像E:
③生成网格矩阵:对目标图像提取CLOCK边的特征内容,初划分网格, 根据梯度最大原则,寻找梯度最大点坐标并根据该坐标微调初划分的网格, 提取网格内容,根据网格包含区域的明暗对比特征确定网格矩阵的相应位置 的明暗特性,最后根据网格内的亮度分布生成最终的网格矩阵;
(6)根据生成的网格矩阵进行解码和纠错,输出数字图像A所包含的二维 条形码的解码值。
而且,所述的拉伸处理方法是:将数字图像A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的区 域变换后映射到整个亮度分布空间。
而且,所述整个亮度分布空间为0~255之间。
而且,所述的切变参数包括图像缩放系数、旋转角度及切变系数。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解码方法包含有二维条形码的数字图像进行局部阈值二值化及网格 调整算法,加快了对二维条形码的解码速度,其解码速度可以达到60次/秒以 上,提高了条形码扫描速度。
2、本解码方法包含有二维条形码的数字图像进行局部阈值二值化及网格 调整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对于包含信息相同的不同数据码流能够保持 一致的解码结果,提高了纠错处理能力,解码的误码率小于六个西格玛,保 证了解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本发明设计合理,具有解码速度快、准确性及可靠性高等特点,提高 了解码的性能,对二维条形码的解码能力不受条形码密度、尺寸和放置方向 的影响,完全可以应用于条件较为苛刻以及对扫描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处理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优尼莱博泰克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优尼莱博泰克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5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