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成型空打料制条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44860.9 | 申请日: | 200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冯恩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丰田合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30B11/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型 空打料制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塑成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成型空打料制条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利用吸料机将树脂材料吸入并经干燥器送入注塑成型机主体,然后在通过注塑成型机主体内螺杆时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而变成熔融状态,在此过程中模具闭合升压,之后从螺杆内部传送至射台最前端的喷嘴部位,再由喷嘴将熔融状态的材料射入模具型腔内,然后经过保压、冷却(在冷却的同时螺杆内部还要熔下一模要射出的料,这一过程亦称为“计量”),最后模具转换至卸压状态,动模打开,顶杆顶出,机械手取出制品,从而完成整个注塑成型过程。在每次开、关机、更换产品及更换材料等情况发生时都需要将螺杆内新更换的材料或残留的半熔融态树脂材料排出,行业内通常称之为换色排料或空打材料,由于目前这些材料的处理方法都是冷却成坨后将其丢弃,原因是现有的破碎机处理这些体积较大的材料需要耗费较大的功率,因此经济上不合算,这样不仅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升高,而且还会产生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注塑成型空打料制条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成型空打料制条装置包括底座、进料仓、接料板、两个挤压辊和手柄;其中底座呈框架形结构;进料仓呈上下端形成有开口的倒截锥体形,安装在底座的上端;接料板以倾斜的方式安装在底座的内部空间中,并且上端位于进料仓的下端开口下方;两个挤压辊并排设置在进料仓的内部,每个挤压辊的一端连接有一个齿轮,并且上述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而手柄则安装在底座的一侧,并且其一端与上述两个齿轮中的一个相连。
所述的两个挤压辊位于进料仓的下端开口处。
所述的挤压辊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螺纹,因此能将半熔融状态的空打树脂材料压制成面条状。
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成型空打料制条装置是利用其上两个挤压辊之间的挤压作用将半熔融状态的空打树脂材料压制成面条状,这样就能够利用破碎机及粉碎机等装置将其破碎后而制成再生材料,因此不仅能够大幅度减少原材料的消耗,由此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避免因空打树脂材料的丢弃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成型空打料制条装置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成型空打料制条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成型空打料制条装置包括底座1、进料仓2、接料板3、两个挤压辊4和手柄5;其中底座1呈框架形结构;进料仓2呈上下端形成有开口的倒截锥体形,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接料板3以倾斜的方式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空间中,并且上端位于进料仓2的下端开口下方;两个挤压辊4并排设置在进料仓2的内部,每个挤压辊5的一端连接有一个齿轮,并且上述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而手柄5则安装在底座1的一侧,并且其一端与上述两个齿轮中的一个相连。
所述的两个挤压辊4位于进料仓2的下端开口处。
所述的挤压辊4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螺纹,因此能将半熔融状态的空打树脂材料压制成面条状。
当需要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成型空打料制条装置压制空打树脂材料时,首先由工作人员将进料仓2内清理干净,然后将从注塑成型机排出的半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通过上端开口放入进料仓2的内部,之后转动手柄5。在手柄5的作用下,与其一端相连的齿轮将开始转动,同时带动与该齿轮相啮合的另一齿轮相对转动,而两齿轮又分别带动与其相连的两个挤压辊4相对转动,由此将上述半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在两个挤压辊4间挤压成面条状并从进料仓2的下端开口排至接料板3上,最后在材料上标明材料名称及重量即可完成整个压制过程。然后这些面条状的树脂材料可放入破碎机中破碎成较大的碎块,之后将这些碎块放入粉碎机粉碎,最后经料管吸入造粒机即可将上述空打树脂材料重新制成再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丰田合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丰田合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