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承力环结构筒型基础的下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4851.X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浦阳;丁红岩;练继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7/24 | 分类号: | E02D7/24;E02D7/26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承力环 结构 基础 下沉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承力环结构筒型基础的下沉方法,属于港口、海洋、水利 和桥梁工程中的筒型基础型式的下沉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港口、海洋、水利和桥梁工程,带承力环结构筒型基础在下沉施工中, 由于其承力环结构的横截面比较大,给筒型基础的下沉带来很大的困难,按常规 方法进行下沉施工费时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带承力环结构筒型基础的下沉 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施工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安装速度,降低成本费 用,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承力环结构筒型基础的下沉方法,筒型基础顶部设有密封顶盖,密封 顶盖的中心设有预留负压孔并与负压系统连接,在筒型基础壁外侧设有预留注气 管,预留注气管的下端出口位于承力环结构下部的基础底层,预留注气管的上端 与水面上的注气设备连接,实施步骤如下:1)在带承力环结构筒型基础靠自重 下沉就位后,启用筒型基础壁外侧的预留注气管,不断通过注气管向承力环结构 下部的基础底层提供高压气,将基础底层和承力环结构附近土体吹散,使筒型基 础继续下沉;2)当筒型基础下沉阻力超过注气破土提供的下沉力时,启用负压 系统并通过密封顶盖上的预留负压孔向筒型基础内抽负压,使其继续下沉,直至 下沉到预先设定的深度。
所述通入高压气体的压力不大于10个大气压。
所述基础内抽真空的负压值为不低于-0.6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气破土的基础下沉系统,使带承力环结构筒型 基础以经济的费用沉入到各种类型,尤其砂土质的地基土体中至预定的深度,下 沉过程更加简单,安装速度大大提高,很大程度上能避免环境条件的干扰,可实 现下沉过程的全自动监控作业、保证下沉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承力环结构筒型基础下沉实施示意图。
图2是带承力环结构筒型基础的注气破土装置仰视图。
图中:1、筒型基础 2、密封顶盖 3、预留负压孔 4、预留注气管 5、承力环结构 6、基础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带承力环结构筒型基础的下沉方法,筒型基础1顶部设有密封顶盖2, 密封顶盖2的中心设有预留负压孔3并与负压系统连接,在筒型基础1壁外侧设 有预留注气管4,预留注气管4的下端出口位于承力环结构5下部的基础底层6, 预留注气管4的上端与水面上的注气设备连接,实施步骤如下:1)筒型基础1 靠自重下沉就位后,启用筒型基础1壁外侧的预留注气管4,不断通过预留注气 管4向承力环结构5下部的基础底层6提供高压气,高压气的压力不大于10个 大气压,将基础底层6和承力环结构5附近土体吹散,使筒型基础1继续下沉; 2)当筒型基础1下沉阻力超过注气破土提供的下沉力时,启用负压系统并通过 密封顶盖2上的预留负压孔3向筒型基础1内抽负压,负压值为不低于-0.6Mpa, 使其继续下沉,直至下沉到预先设定的深度。
该实施例中,筒型基础的直径为12m,高为15m;承力环结构的截面是三 角形,高300mm、宽300mm。该实施例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施 工简便、效率高、不受海况条件干扰的特点,同时安装速度快、成本低、安全性 强,并可实现下沉过程的全自动监控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量共振仪
- 下一篇:一种预湿擦拭布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