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铵装置尾气洗涤的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4336.1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强;苏小林;李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尾气 洗涤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铵装置尾气洗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浆料法制磷氨的装置大多采用酸洗方案洗涤尾气。“酸洗”工艺虽然可以回收大量的造粒尾气携带的热量,对尾气中逸出氨的吸收效果较好,但“酸洗”过程不仅对尾气中逸出氟吸收效果较差,而且将磷酸中大量氟脱出直接排空,存在尾气含氟严重超标的问题。
以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MAP装置洗涤系统为例,该洗涤系统采用洗涤循环槽酸洗方案,用以回收造粒干燥尾气中的大量粉尘、逸出氨、氟化物和热量。在洗涤过程中,高温尾气(约85~100℃)与稀磷酸进行热、质传递,稀磷酸被加热(约50~80℃),这个过程相当于磷酸的浓缩。在这个过程中稀磷酸中的大量氟化物以HF和SiF4的形式逸出,造成尾气含氟超标。另外由于洗涤磷酸中含有大量氟化物,气相平衡浓度较大,造粒干燥尾气中逸出的氟化物在文丘里洗涤过程中不能被洗涤磷酸吸收而直接由尾气烟囱排入大气。尾气监测含氟高达90.7mg/m3,超标9.5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磷铵装置尾气洗涤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磷铵装置尾气洗涤的方法,是用水作为替代磷酸作为磷铵装置尾气的洗涤液;在洗涤循环槽上增设水管,开启水管使水由洗涤循环泵送入文丘里洗涤器对造粒干燥尾气进行洗涤;直至洗涤液的pH值为4-5和比重为1.25-1.30t/m3,然后将洗涤液排入料浆收集槽、磷酸地下槽以便系统回收。
当系统饱和无法全部回收洗涤液时,可将富余的洗涤液排入污水池并送往NPK装置或磷酸车间回收利用。
在上述洗涤过程中,控制洗涤液的pH值和比重是为了在洗涤效果和水消耗之间寻找平衡点。因为高pH值和高比重的洗涤液洗涤效果差,但是控制低比重的洗涤液则水消耗过高。将洗涤液排放至料浆收集槽和磷酸泵槽是为了回收洗涤液中的磷铵粉尘和氨。将洗涤液排放至污水池后,当污水池不能完全回收这些洗涤液时, 将富余的洗涤液送到磷酸或者NPK装置回收利用。泵送至磷酸车间和NPK装置是因为洗涤液不能外排,只能在本装置或公司各装置综合利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磷铵尾气洗涤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方法没有采用磷酸作为洗涤液,避免了稀磷酸中含有的大量氟化物在被尾气加热的过程中逸出;中和过程中逸出的部分氟化物随中和二次蒸汽进入循环水系统,多余的循环水送至NPK装置或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氟逸出物会大量减少。2、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水洗尾气,高pH值的洗涤液(即:吸收了尾气中大量粉尘和逸出氨的水)可以避免造粒干燥尾气中的氟化物以HF的形式逸出;且中性的水比稀磷酸对氟化物的吸收要强得多。3、原料磷酸中含有的大量氟化物在中和过程中以(NH4)2SiF6等化合物固化在磷铵料浆里,其余一些逸出氟化物随中和二次蒸汽进入循环水系统,不会造成外排尾气氟含量超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磷铵装置尾气洗涤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料浆法制备磷铵的尾气洗涤
按照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图进行洗涤。
在洗涤循环槽上增设水管,开启水管将水送入洗涤循环槽内作为洗涤液。由洗涤循环泵将洗涤液送入文丘里洗涤器对造粒干燥尾气进行洗涤;直至洗涤液的比重1.25-1.30t/m3、pH值4-5,然后将洗涤液排入料浆收集槽、磷酸地下槽以便系统回收。当系统饱和无法全部回收时将富余的洗涤液排入污水池并送往NPK装置或磷酸车间回收利用。采用常规酸洗方法洗涤尾气,直接由尾烟囱排入大气的尾气中监测含氟高达90.7mg/m3,超标9.5倍;经过该洗涤改造,排放尾气监测降为3.2mg/m3,远低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国家二级标准<9mg/m3),解决了尾气排放氟含量严重超标的环境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根系分泌物取样装置
- 下一篇:扭振信号采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