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塔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44123.9 | 申请日: | 200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陈芳;徐志强;张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塔,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再生脱硫剂的烟气脱硫中使用的再生塔。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硫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二氧化硫污染势在必行。目前,按脱硫工艺在生产中所处的部位不同可采用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三种脱硫方式。其中,燃烧后的烟气脱硫是目前世界上控制二氧化硫气体污染所采用的主要手段。该脱硫技术有很多种,按脱硫工艺的反应状态大致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类。其中在我国,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占90%以上,但该技术也存在副产品石膏难以再利用、脱除二氧化硫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且脱硫剂无法循环利用等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硫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能够在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副产品难以再利用,产生二氧化碳且脱硫剂能够循环利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解决副产品难以再利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问题且脱硫剂能够循环利用的烟气脱硫中使用的再生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再生塔,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顶部的二氧化硫出口;设置在本体上部、用于将升温后的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富脱硫剂供给到本体内的富脱硫剂入口;设置在本体上且位于富脱硫剂入口下方、用于将解析出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排出本体的中间贫脱硫剂出口;设置在本体上且位于中间贫脱硫剂出口下方、用于将从中间贫脱硫剂出口排出的贫脱硫剂经过再次升温以便再次解析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供给到本体内的中间贫脱硫剂入口;设置在本体的底部、用于将再次解析出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排出本体的贫脱硫剂出口;设置在本体内的第一至第三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位于富脱硫剂入口上方,第二和第三填料层位于富脱硫剂入口与中间贫脱硫剂出口之间,且第二填料层位于第三填料层上方;和设置在本体内的第一和第二液体再分布器,所述第一液体再分布器位于第二填料层与富脱硫剂入口之间,且所述第二液体再分布器位于第二和第三填料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再生塔,能够将吸收了二氧化硫的脱硫剂再生循环利用。
根据本发明的再生塔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再生塔可以进一步包括回流入口,所述回流入口设置在本体上且位于第一填料层上方和二氧化硫出口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再生塔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本体内且位于回流入口与第一填料层之间的回流分布器。
根据本发明的再生塔可以进一步包括集液器,所述集液器设置在本体内的隔板上且位于中间贫脱硫剂入口与第三填料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再生塔可以进一步包括分配器,所述分配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且分配器的入口与富脱硫剂入口相连。
所述填料层由不锈钢制成的丝网或环构成。所述填料层由金属孔板波纹填料构成。在所述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再生塔人孔。
在本体的下部邻近中间贫脱硫剂入口处设有再生塔测温计和/或再生塔液位计。
在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本体的裙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生塔的烟气脱硫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生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图1所示烟气脱硫系统进行脱硫的流程示意图;和
图5为使用图1所示烟气脱硫系统进行脱硫的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部”、“下部”、“顶部”、“底部”、“上方”、“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湿盘和具有该吸湿盘的转轮除湿装置
- 下一篇:卧床患者多功能锻炼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