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活塞直线发电引擎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3849.0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左正兴;田春来;王东杰;毛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H02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付雷杰;郭德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直线 发电 引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种单活塞直线发电引擎,属于内燃发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内燃发电机组通常使用传统内燃机与发电机结合的方式。传统内燃机 由于其固有的结构和原理限制,在效率、能源和环境问题上存在先天的不足。 例如,曲柄连杆机构带来的惯性力和不平衡性,使得机械和能量转换传递效率 大大降低,不可避免地造成整机的剧烈振动,并引起噪声,再通过车厢内部的 传播,这一系列的噪声污染引起驾乘人员的不适;由于燃烧条件的限制,燃油 燃烧不充分,再加上其中燃料污染物的影响,燃烧产物中存在大量的氮氧化物 和硫化物,这些物质对清洁排放和环境保护是致命的。同时,在发电机组运行 过程中,由于上述内燃机缺陷,使得发电机运行状态很不稳定,为此,增加了 体积庞大的传动装置以稳定内燃机动力性,而且考虑到内燃机散热和系统控制 的要求,又需要增加附件,例如冷却系统,废弃循环系统,内燃机启动系统, 发电机电流调理系统和发电机组综合匹配系统,这些系统庞大而复杂,成本高。 从能源效率来看,从燃料化学能传递到内燃机曲轴旋转机械能,再由传动装置 传递到发电机动力旋转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输出,整个能量链长,又由于 传热、散热、尾气排放和机械摩擦等能量损耗,整机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低,代 价大,浪费宝贵的石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现有曲柄连杆内燃机组能量转换效率,提出一种 单活塞直线发电引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单活塞直线发电引擎,包括缸体A、缸体B、压缩弹簧、接触 块、次级永磁体、支架、主轴、活塞、端盖、活塞环、初级铁芯、绕组、隔热 垫片、滑动轴承、气缸套和火花塞;其连接关系为:缸体B为一套筒,其外壁 为锯齿形,用于散热;在缸体B的内腔套有初级铁芯,初级铁芯为一带有空腔 的圆柱体,在初级铁芯的内壁均匀挖有凹槽,绕组嵌入初级铁芯的凹槽内并与 初级铁芯固定连接;在初级铁芯的空腔内以及缸体B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压 缩弹簧,压缩弹簧与接触块固定连接;次级永磁体与支架通过磁力连接,支架 与初级铁芯的空腔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使支架带动次级永磁体、接触块以及 压缩弹簧在初级铁芯的空腔内滑动;次级永磁体为1个以上;主轴为阶梯状的 圆柱,支架与主轴直径小的一端固定连接,主轴直径大的一端与带有活塞环的 活塞固定连接;在活塞的外部安装有气缸套,气缸套为一套筒,气缸套的顶部 中心处开有一通孔,气缸套的末端安有端盖,端盖为一中空的圆盘,端盖的内 部嵌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与主轴滑动连接;在端盖与初级铁芯之间垫有隔热 垫片,在隔热垫片的两侧开有通孔用于初级铁芯的内腔中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 换;缸体A为一套筒,其外壁为锯齿形,用于散热,缸体A套在气缸套的外部; 缸体A的顶部的中心位置开有通孔安装有火花塞,火花塞的末端通过气缸套顶 部的通孔与气缸套的内腔连通;缸体A与缸体B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工作过程:
在内燃机做功过程中,缸体A内燃料通过火花塞点火燃烧,气体膨胀做功 推动活塞与主轴在初级铁芯的空腔中向右作直线运动,次级永磁体切割磁感线 在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向外输出电能同时压缩弹簧,弹簧储存 部分能量,活塞的活塞环通过气孔后内部燃气及尾气通过气孔排出;
当活塞到达下止点时,弹簧释放能量,推动主轴与活塞向上止点运动,压 缩缸体A内气体,同时外部燃料通过气孔进入缸体A中,等待活塞到达上止点 处,缸体A内气体被压缩使火花塞点火进入到做功行程。
有益效果
本发明没有曲柄连杆机构,避免了传统结构的惯性力,具有良好的平衡性, 去除了曲轴扭振,减弱了整机振动和噪声,提高了机械效率;整机外侧安装风 冷散热片,表面积较大,有效地进行冷却散热,提高冷却效率,提高系统可靠 性;整体结构紧凑、工作行程简单,具有高的体积功率密度,机械损失小,能 量转换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火花塞、2-缸体A、3-气缸套、4-活塞、5-滑动轴承、6-初级铁芯、 7-绕组、8-压缩弹簧、9-接触块、10-支架、11-次级永磁体、12-隔热垫片、13- 端盖、14-主轴、15-活塞环、16-缸体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3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