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地震作用下边坡破坏的实验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3059.2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8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海;冯春;艾畅;赵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1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地震 作用 下边 破坏 实验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模拟地震作用下边坡破坏的实验方法,具体为:
1)在实验场地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槽;
2)在钢筋混凝土基础槽内设置防水层;
3)在防水层上等间距铺设多排支撑架;
4)在相邻支撑架之间的间隙、支撑架上的向上开口槽内填满临时填充物;
5)在支撑架的上部浇注实验平台;
6)待实验平台浇注养护完毕后,将临时填充物挖出;
7)在实验平台上堆设各种类型的实验模型;
8)在基础槽内注水,并使水位以没过实验平台底边线;
9)将爆源穿入支撑架的向上开口槽内,并根据实验要求来设置爆源的药量及爆源的位置;
10)引爆爆源,进行模拟地震实验。
2.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模拟地震作用下边坡破坏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基础槽,基础槽内铺设有多排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堆设实验模型的实验平台,基础槽内设置有没过所述实验平台底边线的水,支撑架上设置有向上开口槽,并在其内设置有爆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槽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槽,所述实验平台为钢筋混凝土实验平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槽内设置防水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开口向上设置的槽钢、或水泥墩及各类管材,其等间距铺设在所述基础槽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模型为沙土边坡模型、粘土边坡模型、基覆边坡模型、岩质边坡模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源包括相间隔设置的多个起爆雷管,多个起爆雷管之间均通过导爆索相连,起爆雷管、导爆索均缠绕在一钢筋上,钢筋穿入所述开口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爆雷管包括电雷管、数码雷管及延时雷管,起爆方式包括电起爆、数码起爆及延时起爆。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实验模型横向位移的侧挡板。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为单坡实验平台或双坡实验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30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