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任务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2777.8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丕石;王亚玲;曹占峰;尹洪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6 | 分类号: | G06F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10019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任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任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为了满足工作的条理性,当大量的信息系统存在时,需要对这些信息系统中的任务进行调度,进而执行这些任务。
现有Java应用程序对任务的调度采用定时器框架,主线程注册任务,且主线程注册的任务均具有各自的执行时间,主线程启动后,激活后台线程,后台线程从任务队列中获取排列在最前面的任务,判断出当前的时间未超出所获取的任务的执行时间,则执行该任务。
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任务进行调度并执行的现有方案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当前任务在执行时若耗时过长,或者,发生异常,容易使排列在当前任务后面的任务超时,即使时间超出后面任务的执行时间,从而影响后面任务的执行。同时,若有多个任务需要在同一时间执行,则现有方案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任务的方法及装置,以使当前任务在执行时不影响排列在后面的任务,同时,允许多个在同一时间执行的任务同时被处理。
一种处理任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执行的任务;
将获取的任务添加进执行队列;
对所述执行队列进行监听;
当发现所述执行队列中有任务时,分别为每个任务启动执行任务线程。
可选地,在所述将获取的任务添加进执行队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出了获取的任务的执行时间,若未超出获取的任务的执行时间,则继续执行下一步。
可选地,在所述将获取的任务添加进执行队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获取的任务是否需要重复执行,若是,则根据获取的任务的执行周期更新执行时间,否则,删除获取的任务。
可选地,在所述分别为每个任务启动执行任务线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各执行任务线程是否发生了异常,若未发生异常,流程结束,若发生了异常,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将发生异常的执行任务线程所执行的任务添加进异常队列,或者,将发生异常的执行任务线程所执行的任务重新添加进执行队列。
一种处理任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调度单元,用于获取待执行的任务,将获取的任务添加进执行队列;
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执行队列进行监听,当发现所述执行队列中有任务时,分别为每个任务启动执行任务线程。
可选地,所述调度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待执行的任务;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超出了获取的任务的执行时间;
添加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未超出获取的任务的执行时间,则将获取的任务添加进执行队列。
可选地,所述调度单元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获取的任务是否需要重复执行,若是,则根据获取的任务的执行周期更行执行时间,否则,删除获取的任务。
可选地,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各执行任务线程是否发生了异常,若发生了异常,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将发生异常的执行任务线程所执行的任务添加进异常队列,或者,将发生异常的执行任务线程所执行的任务重新添加进执行队列。
可以看出,在发明实施例中,先获取待执行的任务,将获取的任务添加进执行队列,对执行队列进行监听,当发现执行队列中有任务时,分别为每个任务启动执行任务线程。由于每个待执行的任务将会有各自的执行任务线程,因此,不会影响其它任务的执行,同时,可以在同一时间处理多个待执行的任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特征、优点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待执行的任务;
步骤102:将获取的任务添加进执行队列;
步骤103:对所述执行队列进行监听;
步骤104:当发现所述执行队列中有任务时,分别为每个任务启动执行任务线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