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碳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2218.7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平;连鹏飞;刘海洋;方舟;石凌飞;蔡晴;邓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D01F9/24;D01F1/10;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玻璃 复合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将钙盐、磷酸盐、硅酸盐依次溶于有机溶剂中,其中钙盐、磷 酸盐和硅酸盐按照生物活性玻璃所需的比例加以配制,每1g钙 盐、磷酸盐和硅酸盐总质量溶于5~10ml有机溶剂中,磁力搅拌 30~60min待其完全溶解后,按照每10ml有机溶液加入0.5~1g 聚合物配制成均一的纺丝液;
(b)利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将(a)步骤制得的有机溶液制备成含有钙 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膜,其中静电纺丝装置针 头和接受器之间的电压为12~25kV,针头到接收器的接受距离为 10~25cm,注射器针头的内径为0.5~1.5mm,纺丝液的流速为 0.1~1.5ml/h,接受滚筒在转动中的外径线速度为1~10m/s;
(c)配制体积比为1∶1∶100~1∶1∶10乙醇、乙酸和水的混合溶 液,将电纺获得的纳米纤维膜浸泡在所配置的溶液中,在50~80 ℃的环境中静置12~24h;
(d)将步骤(c)得到的电纺纳米纤维膜在250~300℃下空气中进 行预氧化0.5~2h,得到稳定化纳米纤维膜;
(e)将稳定化纳米纤维膜在800~1500℃惰性气氛环境中进行高 温烧结,烧结时间为1~12h,则可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碳纳 米纤维。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钙盐包括硝 酸钙、氯化钙、醋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盐包括 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中的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三乙基磷酸、三丁 基磷酸、五氧化二磷或六氟磷酸中的一种代替所述的磷酸盐。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酸盐包括 硅酸铝、硅酸钙、硅酸钠中的一种。
6.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正硅酸乙酯或四氯 化硅代替所述的硅酸盐。
7.按照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包括 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酰 亚胺、聚膦腈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相应的有机溶剂包括二甲基甲 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三氯甲烷中的一 种或多种组合。
8.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碳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 玻璃复合碳纳米纤维具有纳米级的三维网状结构,碳纳米纤维上 原位生成了纳米级的生物活性玻璃颗粒。
9.按照权利要求8的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碳纳米纤维,其特征在 于,碳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50~300nm,生物活性玻璃颗粒的直 径为20~30nm。
10.按照权利要求8的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碳纳米纤维,其特征在 于,碳纳米纤维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2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