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理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42195.X | 申请日: | 200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中;郝跃鹏;刘刚湘;陈宏志;马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C04B2/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理 石灰 炉壁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清理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方法,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的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清理方法。
技术背景
石灰是氧化铝、钢铁等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原料。设备以竖式石灰炉为主,原料为碳酸钙,俗称石灰石,燃料以焦炭使用居多。石灰石和燃料中不可避免的混有SiO2、Al2O3、Fe2O3以及S、P等杂质,在煅烧过程中,杂质生成低熔点带粘性的化合物,与石灰石等粘结,部分粘结在炉壁上形成炉壁瘤。集中在预热带中下部和煅烧带的上部。炉壁瘤粘结长大。减少了炉内空间,缩短石灰石分解时间,同时造成通风不畅、下料不均,破坏热工制度,导致石灰大面积偏烧、生烧,技术指标严重恶化。
竖式石灰炉一旦炉壁结瘤,因炉壁瘤结构致密、坚硬、强度大,以及炉内温度高、一氧化碳浓度高等影响,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无法清除,只有在石灰炉大修时才能得以处理。因此,炉壁瘤因其影响大、时间长而一直成为制约石灰炉产量、烧成质量和能耗的致命顽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处理清除炉壁瘤,实现炉况的恢复,优化石灰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并显著降低能耗的清理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清理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理过程的步骤包括:
(1)在石灰炉生产运行中将炉内料层下降,使结瘤全部裸露;
(2)用高压水喷枪直接向裸露的炉壁瘤上喷水,使石灰炉内的炉壁瘤粉化,随石灰一起排出。
本发明的一种清理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水喷枪的水压为0.2~0.5MPa。
本发明的一种清理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石灰炉料层下降至距炉顶第一层耐火砖以下7.5-8m。
本发明的一种清理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向裸露的炉壁瘤上喷水过程每3~4小时喷水一次,每次将炉壁瘤喷湿3~4次,共喷水10~15次。
本发明的一种清理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方法,在喷水之前逐步拉低石灰炉的料层,使结瘤全部裸露。高压水喷枪在喷水前先往炉里加石灰石,停止鼓风,并将炉顶的炉门全部打开,以降低炉内温度和顶层物料温度,喷水过程中要不断的移动喷枪,防止水来不及被炉壁瘤吸收而直接流至料层或炉壁耐火砖上。
本发明的一种清理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方法,利用热胀冷缩和化学反应的原理可以在石灰炉正常生产过程中处理清除炉壁瘤,实现炉况的恢复,优化石灰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并显著降低能耗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清理竖式石灰炉炉壁瘤的方法,在保证石灰炉低产运行的条件下,逐步拉低石灰炉的料层,使结瘤全部裸露,喷水前往炉里加石灰石,停止鼓风,并将炉顶的炉门全部打开,以降低炉内温度和顶层物料温度,用0.2~0.5MPa的高压水喷枪直接向裸露的炉壁瘤上喷水,喷水过程中要不断的移动喷枪,防止水来不及被炉壁瘤吸收而直接流至料层或炉壁耐火砖上,每3~4小时喷水一次,每次将炉壁瘤喷湿3~4次,共喷水10~15次后,炉壁瘤可全部粉化,随石灰一起排出。
实施例1
以河南分公司氧化铝厂φ4×21.56m的石灰炉为例,从炉顶第一层耐火砖往下2-2.5m处开始结瘤,结瘤厚度0.8-1.5m,高度4-5m,因此首先将料层下拉至距炉顶第一层耐火砖以下7.5~8m,用0.2MPa高压水喷枪每3小时喷水一次,每次将炉壁瘤喷湿4次,共喷水12次后,炉壁瘤全部粉化,随石灰一起排出。
实施例2
以河南分公司氧化铝厂φ5×25m的石灰炉为例,从炉顶耐火砖往下4~6m处结瘤,结瘤厚度1.0-1.8m,高度3~4m,拉石层露出壁瘤,用0.3MPa高压水喷枪每4小时喷水一次,每次将炉壁瘤喷湿3次,共喷水12次后,炉壁瘤全部粉化,随石灰一起排出。(郝跃鹏/1359262625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