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的刷镀成膜装置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41967.8 | 申请日: | 200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夏原;段红平;雷现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5D11/02 | 分类号: | C25D11/02;C25D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电解 氧化 陶瓷 涂层 刷镀成膜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的刷镀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极系统和电解液系统,其中电极系统包括带有集液槽的阴极,集液槽与电解液系统相通连接,集液槽底部设置有通孔,并在其底部下表面上包覆有阴极绝缘包覆层,电解液经通孔向阴极绝缘包覆层渗透;所述阴极绝缘包覆层采用氟树脂、耐热纤维毡、陶瓷纤维毡制成,所述阴极绝缘包覆层的外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设置,其设置为圆弧型下表面结构、平板状结构或条型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的刷镀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采用惰性电极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的刷镀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采用不锈钢、铂及其合金或金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的刷镀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均通过塑料导管与所述电解液系统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的刷镀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系统包括电解液回流槽和循环泵,电解液回流槽内预装有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反应所需的电解液,所述进液管通过管路与循环泵相连通,以使得电解液在所述集液槽和电解液回流槽之间循环流通,以保证所述集液槽中电解液充分及组成恒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的刷镀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的上部设置有电极连接杆,该电极连接杆的上部设置有手持用绝缘手柄。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的刷镀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电极连接杆、进液管和出液管的非工作外表面上均包覆密封设置有绝缘材料。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进行刷镀成膜的方法,具体为:
1)将待处理试样进行清洗和除油预处理;
2)将电极系统的阴极与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电源的负极连通,将待处理试样连接电源的正极;
3)启动循环泵使集液槽内充满电解液;
4)启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电源,手持绝缘手柄,将阴极绝缘包覆层靠近待处理试样的表面,并以设定速度在待处理试样表面上匀速移动;
5)根据设定的镀膜厚度,来确定刷镀的次数及处理时间,以完成刷镀成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在待处理试样的表面上的移动速度为2~20m/min,所述阴极绝缘包覆层与待处理试样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19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发泡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