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1737.1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8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任鹏;罗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0 | 分类号: | H04M11/00;H04M1/725;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改 移动 终端 状态 系统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系统、一种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方法、一种移动终端、一种设置于移动终端中的用户识别模块及一种门禁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的状态包括震动状态、静音状态、振铃状态、呼叫转接状态、飞行状态等。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例如用户在进入会议室、电影院、飞机机舱时,需要用户人为地修改所携带的移动终端的状态,以免给他人带来不便或带来安全隐患,例如用户在进入会议室或电影院时为了避免打扰他人,需要将自身携带的移动终端的状态修改为静音状态或震动状态;在进入飞机机舱时为了飞行安全,需要关闭移动终端或者将移动终端的状态修改为飞行状态。
因此,用户必须牢记需要修改携带的移动终端的状态的场景,并在上述场景下人为地修改所携带的移动终端的状态,对用户来说操作较为繁琐。并且,上述要求目前只能依靠用户的自觉性来实现,如果用户忘记在上述场景下修改携带的移动终端的状态、或者因为其他因素没有在上述场景下修改携带的移动终端的状态,将会造成打扰他人、影响公共安全等不良后果。
在现有技术中,在能够容纳500人的会议室中,需要每个进入该会议室的用户都能够自觉地修改所携带的移动终端的状态,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可靠性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用户进入特定场景修改移动终端状态时效率、以及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方法、一种移动终端、一种门禁设备和一种用户识别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门禁设备,其中:
移动终端,用于发送预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根据所述门禁设备的请求向所述门禁设备提供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门禁标识,并接收所述门禁设备发来的操作指令,以及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用于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操作处理;
门禁设备,用于识别出移动终端发送的预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后,向所述移动终端请求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的门禁标识,以及从预先存储的门禁标识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中,选择出请求到的门禁标识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将存储的操作指令发送给选择出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所述移动终端。
一种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方法,包括:
门禁设备识别出移动终端发送的预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后,向所述移动终端中请求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的门禁标识;并
从预先存储的门禁标识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中,选择出请求到的门禁标识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
将存储的操作指令发送给选择出的用户标识对应的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操作指令后执行对应的用于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操作处理。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预定频率的射频信号;
门禁标识提供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门禁设备的请求后,通过对应的应答将所述移动终端用户的门禁标识提供给所述门禁设备;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门禁设备根据门禁标识提供单元提供的门禁标识发来的操作指令;
执行单元,用于执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操作指令对应的用于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操作处理。
一种门禁设备,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发送的预定频率的射频信号;
请求单元,用于在识别单元识别出移动终端发送的预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后,向所述移动终端请求该移动终端用户的门禁标识;
选择单元,用于从预先存储的门禁标识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中,选择出请求单元请求到的门禁标识对应的用户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选择单元选择出的用户标识,将存储的用于修改移动终端状态的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一种用户识别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预定频率的射频信号;
存储子模块,用于存储安置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的门禁标识;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门禁设备识别出第一发送子模块发送的射频信号后发送的用于获取门禁标识的请求,向所述门禁设备提供所述存储子模块存储的门禁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1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10KV线路微机保护重合闸装置
- 下一篇:通过后视镜系统办公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