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半导体器件可靠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1544.6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彦;杨佳琦;康晋锋;杨竞峰;韩汝琦;陈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半导体器件 可靠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半导体器件和电路可靠性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对pMOSFET的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NBTI)进行非破坏性快速测试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测试是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关键的技术问题。CMOS电路中p型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的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NBTI),是半导体器件中主要的可靠性问题之一,其表现特性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在负栅电压和温度应力条件下器件的阈值电压Vth和漏电流Id等电学参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退化,最终使得器件不能正常工作。
随着器件尺寸的不断减小和栅氧化层厚度的不断减薄,现在大规模生产CMOS器件均采用SiON栅介质层或高K栅介质层。这虽然有效地抑制了栅漏电流,却导致NBTI对器件的影响显著加剧。
常规的NBTI的测试方法包括在高温下,对MOSFET的栅电极施加8MV/cm至12MV/cm之间的一个远远高于工作电压的恒定电压应力,应力时间一般在几千秒到上万秒以上,然后,在一定时间间隔测量器件的阈值电压等电学参数随应力时间的变化。例如,在下面的文献中公开了常规的NBTI测试方式的细节:
文献1:美国专利No.2003/0231028A1;
文献2:T.Grasser,P.Wagner,P.Hehenberger,W.Goes,and B.Kaczer,“A Rigorous Study of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Nega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IEEE Trans.Device Mater.Rel.,vol.8,no.3,2008,pp.526-535.
结果,常规的NBTI测试是一项耗时而且工作量巨大的工作。并且,经过NBTI应力测试后的器件样品电学参数发生了严重的退化,不能继续使用。
如何提高NBTI测试的效率、减少测试样品的损耗率,对于集成电路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半导体器件特别是pMOSFET的NBTI特性测试的非破坏性快速测试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半导体器件可靠性的方法,其中所述半导体器件具有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NBTI,包括以下步骤:测量第一组半导体器件的NBTI曲线;在将第一组半导体器件偏置于栅电场的条件下,测量第一组半导体器件在预定频率下的1/f噪声功率谱密度和漏电流;测量第一组半导体器件的栅介质的等效氧化层厚度;在将第二组半导体器件偏置于所述栅电场的条件下,测量第二组半导体器件在所述预定频率下的1/f噪声功率谱密度和漏电流;测量第二组半导体器件的栅介质的等效氧化层厚度;以及利用第一组半导体器件的NBTI曲线来评估第二组半导体器件的退化特性。
与传统的NBTI测试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利用1/f噪声来评估第二组样品的NBTI。由于1/f噪声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测试,并且其测试电压远低于传统NBTI测试的应力电压,因此,本测试方法具有非破坏性,不会引起被测试样品的电学特性的退化,这对于提高样品的使用率有很大的帮助。
本发明由于只需要测试第一组样品的NBTI曲线和第二组待测样品的1/f噪声功率谱密度,十分有效地减少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效率。第二组样品的数量越多,高效性越显著。
该方法适用于SiON栅介质或高K栅介质等含有体陷阱的氧化层的NBTI的特性退化的预测。
本发明的提出的非破坏性快速测量高K栅介质NBTI的测试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得到同一材料、不同界面条件或者体层缺陷情况不同的高K栅介质的多组样品的NBTI的特性退化情况。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中使用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发现并建立了pMOSFET的NBTI曲线的初始阶段Vth退化值与1/f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幅值的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半导体器件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1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