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性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38873.5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4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28/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性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用户面数据通 常采用counter check流程作为安全性检测流程来检测空口是否有非法数据 包插入。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确认模式AM(Acknowledged Mode)下,发送方需要无线链路重传RLC(Radio Link Control)实体的状 态报告确认,但是目前RLC的状态报告周期在60至80ms,远大于counter check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这样就会出现counter check response已经返回, 但是发送方RLC实体还没有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情况,而此时如果接收方 上报的COUNT值是RLC实际收到的数据包的COUNT值,则会导致正常 情况下的counter check流程失败,从而进一步导致承载的异常释放或告警的 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检测方法具体包括:。
S110,获取演进基站eNB侧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上报的计数 COUNT值;
S120,将所述eNB侧的PDCP COUNT值及数据无线承载标识DRB ID发 给用户设备UE进行校验;
S130,接收所述UE的校验结果,若所述校验结果为异常,则保存所述UE 返回的UE侧的PDCP COUNT值及DRB ID;
S140,校验所述UE返回的UE侧的PDCP COUNT值及DRB ID。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性检测的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PDCP COUNT值;
发送模块320,用于将eNB侧的PDCP COUNT值及DRB ID发送给UE 进行校验;
接收模块330,用于接收UE的校验结果,若所述校验结果为异常,则进 一步用于保存所述UE返回的UE侧的PDCP COUNT值及DRB ID;
校验模块340,用于校验接收到的UE返回的UE侧的PDCP COUNT值 及DRB I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和系统可以克服不同厂商实现差 异而造成的counter check流程失败的问题,增加counter check流程的可靠 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性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性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性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10,获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实体上报COUNT值;
S120,把所述PDCP COUNT值及演进基站eNB侧的数据无线承载标 识DRB ID(Data Radio Bear Identification)发给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进行校验;
S 130,接收所述UE校验结果,若所述校验结果为异常,则保存所述 UE返回的UE侧的PDCP COUNT值及DRB ID;
S140,校验接收到的UE返回的UE侧的PDCP COUNT值及DRB I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性检测方法可以克服不同厂商实现差异而造 成的counter check流程失败的问题,增加counter check流程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8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自动隧道二次路由的装置及报文转发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果露黄酒及其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