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规则库升级方法和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8851.9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8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远清;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则 升级 方法 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规则库升级方法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是一种包(报文)检测技术,它除了对IP包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会话信息等(IP包层4以下数据)信息进行检测分析外,还对IP包中的荷载Payload(应用层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可以更高效地识别出网络上的各种应用。目前,DP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流量控制、内容计费和网络安全等领域。
在DPI技术应用中,DPI设备会对接收到的报文中的特征信息与本地规则库进行匹配,确定报文的协议类型,并根据报文的协议执行相应的策略。由于目前报文的协议类型多达几千种,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所以,为识别这些协议而设定的规则库也数量庞大,并且也需要不断升级更新。
现有技术在升级规则库的时候会先关闭DPI功能,然后删除旧的规则库,添加新规则库,最后再使能DPI功能。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由于在升级规则库时,需要关闭DPI功能,因此,无法对这段时间的报文进行检测,从而造成业务的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规则库升级方法和通信设备,用于在规则库升级过程中不中断业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其中,一种规则库升级方法包括:
接收规则库升级命令;
根据所述升级命令将新规则库加载到存储单元;
停止匹配单元使用旧规则库对新流进行匹配;
在所述匹配单元完全使用所述新规则库对新流进行匹配前,所述匹配单元使用旧规则库对未终止的旧流进行匹配。
其中,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规则库升级命令及需要匹配的流;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规则库;
规则库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升级命令将新规则库加载到所述存储单元;
至少一个匹配单元,用于当所述规则库管理单元将新规则库加载到存储单元后,停止使用旧规则库对新流进行匹配;
在所述匹配单元完全使用所述新规则库对新流进行匹配前,所述匹配单元使用旧规则库对未终止的旧流进行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的优点:
通过在规则库升级时,在匹配单元完全使用新规则库对新流进行匹配前,对未终止的旧流仍然使用旧规则库进行匹配,从而无论对于新流和旧流都能实行检测,因此,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匹配单元与规则库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匹配单元与规则库在升级间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匹配单元与规则库在升级后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另一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规则库升级方法,用于在升级过程中也可以对报文进行检测,从而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规则库升级命令;
S102、根据所述升级命令将新规则库加载到存储单元;
在本步骤前,还可以先检测存储单元的容量是否足够,如果是,将新规则库加载到存储单元;如果否,则不进行升级。
S103、停止匹配单元使用旧规则库对新流进行匹配;
这里的匹配单元是指用于对流中的报文进行匹配的单元,新流是指加载完新规则库后过来的没有经过匹配的流,本发明实施例中,匹配单元停止对新流使用旧规则库进行匹配。
S104、在所述匹配单元完全使用所述新规则库对新流进行匹配前,所述匹配单元使用旧规则库对未终止的旧流进行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8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