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地址簿中联系视图的实现方法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38234.9 | 申请日: | 2009-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5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平;糜正琨;徐名海;张鲁宁;彭荣群;邵伟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3/493 | 分类号: | H04M3/493;H04L12/5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王黎延;迟姗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地址 联系 视图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融合地址簿中联系视图的应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IP网络中融合地址簿中联系视图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网络向全IP网络的演进,出现了各种灵活的通信新业务,如对等通信和群体通信等。一般每一种业务都需要一个地址簿来支持,这就使用户面临同时处理多个终端上的多个地址簿的问题。而且由于每个终端都是独立地存储数据,当终端丢失或出现故障时,丢失的地址簿信息将很难恢复。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有必要开发一种融合的地址簿系统。
融合地址簿(CAB,Converged Address Book)系统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它既可以使用户方便地管理本地终端上的地址簿信息,又可以使用户方便地管理存储在网络上的地址簿信息。CAB系统核心是网络侧地址簿信息存储器。该存储器不但要做到用户对它方便地访问和管理,还要时刻保持与各种终端上数据更新的同步,而且当网络侧存储的地址簿信息改变时,系统也要把改变的数据同时同步到用户的各个终端。
CAB系统同时提供了一种用户对个人联系卡(PCC,Personal Contact Card)的管理机制。用户可以把自己的所有联系项都存储在网络上的PCC中。用户可以通过定义联系视图的方式把自己PCC的一个子集提供给他人。通过订阅/通告机制,当自己的PCC数据改变时,订阅用户可以及时得到数据的更新通告,有效地解决了原有数据的失效问题。
CAB系统还提供了授权用户对域内或域间CAB/PCC数据的搜索、共享和订阅功能,以及与传统地址簿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互通功能。
目前开放移动联盟(OMA,Open Mobile Alliance)正在制定CAB V1.0规范。CAB的需求定义中对于联系视图Contact View有以下要求:
允许CAB用户管理(创建、删除、修改、命名)其个人联系卡的联系视图并且选择和每一个联系视图相联系的域;
允许CAB用户将其个人联系卡中的某些具体信息链接到多个联系视图中;
允许CAB用户选择视图以提供给请求其PCC信息的用户。
允许服务提供商提供一系列联系视图,根据服务提供商的策略,每一个视图都有与其相联系的默认的一组域用来实现每一个CAB用户的个性化需要。
能生成联系信息分配给其他用户,这些信息只包括与用户请求的联系视图相关的个人联系卡中的信息。
能使用CAB系统常规的数据格式来为请求提供联系视图中定义的个人联系卡信息。
CAB用户可以给每个联系视图设置显示名。
虽然制定了相关的CAB V1.0规范,由于CAB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目前并未有相关的CAB应用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融合地址簿中联系视图的实现方法与系统,方便了用户对融合地址簿中联系信息的管理和获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融合地址簿中联系视图的实现方法,将个人联系卡PCC中的联系项以扩展标记语言XML表示,为所述联系项设置属性值,标示所述联系项在联系视图中的视角信息、以及标示所述联系项偏好信息、所属策略的信息;所述联系视图中的联系项选取自所述PCC的联系项;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向融合地址簿用户偏好XML文档管理服务器(CAB User Preference XDMS,CAB User Preference XML Document Management Server)发送联系视图的操作请求,所述CAB User Preference XDMS根据所述操作请求中的联系视图的视角信息、和/或对所述联系项的偏好信息、和/或对所述联系项的策略信息,作用于所述PCC中的联系项的XML文档,获得所述操作请求的联系视图,并返回给所述用户。
优选地,所述操作请求包括以下请求的至少一项:订阅请求、共享请求、搜索请求。
优选地,所述操作请求为订阅请求时,获得所述操作请求的联系视图,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8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