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组播报文转发的方法和组播报文转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8051.7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4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18;H04L12/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报文 转发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播虚拟专用网(VPN)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实现组播报文 转发的方法和组播报文转发设备。
背景技术
组播VPN是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L3 VPN网络来实现组播 传输的技术,目前,组播VPN技术实现最广泛的是利用组播域(MD)方案 来实现组播VPN,简称为MD VPN。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MD VPN组网结构示意图。MD VPN组网结构中 的各个站点(Site)之间彼此孤立,只有借助运营商的骨干网才能实现通信。
在MD VPN中,组播源的组播报文在MD域内的转发过程为:
入隧道时(VPN内的报文进行隧道封装以穿越公网到达远端站点时称为入 隧道):来自组播源的私网组播报文在VPN本地站点最终转发到相邻的PE上; 之后,相邻PE根据私网组播报文的源地址(C-S)和目的地址(C-G),查找私 网转发表项([C-S,C-G])的出接口链表,将该私网组播报文复制到出接口链表 中的MTI接口;采用该MTI接口的隧道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对私网组播报文进 行隧道封装,形成公网组播报文;根据公网组播报文的源地址(P-S)和目的地 址(P-G),查找公网转发表项([P-S,P-G])的出接口链表,将公网组播报文复 制到对应的公网组播出接口,在公网中进行传输,最终传输至与接收端相连的 远端PE。
出隧道时(带有隧道封装的报文需要剥离隧道封装以在VPN内转发时称为 出隧道):远端PE根据公网组播报文的源地址(P-S)和目的地址(P-G),查 找公网转发表项([P-S,P-G])的出接口链表,将公网组播报文复制到出接口链 表中的MTI接口;对公网组播报文进行隧道解封装,将其还原为私网组播报文; 根据私网组播报文的源地址(C-S)和目的地址(C-G),查找私网转发表项 ([C-S,C-G])的出接口链表,将该私网组播报文复制到对应的私网组播出接口, 最终到达接收端。
具体到图1所示的MD VPN组网结构中,PE1与PE2之间预先建立组 播隧道(MT),其组播隧道接口为MTI0;私网组播目的地址为C-G= 225.1.1.1,公网组播目的地址为P-G=239.1.1.1。
组播源生成并发送私网组播报文,其源地址为C-S=192.1.1.1,目的地 址为C-G=225.1.1.1,PE1接收该私网组播报文。
PE1中预先保存了私网转发表项([C-S,C-G])和公网转发表项 ([P-S,P-G]),如表1和表2分别为PE1中[C-S,C-G]和[P-S,P-G]的内容。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8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