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玻璃模具表面的复合镀层及其电镀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37485.5 | 申请日: | 2009-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路新春;韩宝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C25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童晓琳 |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玻璃 模具 表面 复合 镀层 及其 电镀 方法 | ||
1.一种用于玻璃模具表面的复合镀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镀层以Ni-W为基体,且含有稀土氧化物微粒,各组分按重量百分含量如下:Ni含量为41~52%,W含量为44~47%,稀土氧化物含量为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模具表面的复合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镀层的厚度为10~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模具表面的复合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为CeO2、La2O3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4.一种用于玻璃模具表面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镀层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配制在55~80℃稳定分散的悬浊电镀液,所述悬浊电镀液包括作为主盐的钨酸钠(Na2WO4·2H2O)和硫酸镍(NiSO4·6H2O),作为络合剂的柠檬酸(C6H8O7·H2O)和氨水(NH3·H2O),共沉积促进剂,助分散剂以及稀土氧化物颗粒,各组分及其含量如下:Na2WO4·2H2O:30~60g/L,NiSO4·6H2O:10~50g/L,C6H8O7·H2O:50~90g/L,NH3·H2O:50~90ml/L,共沉积促进剂:0.1~1.0g/L,助分散剂:0.8~1.6g/L,稀土氧化物:0.5~80g/L,其余为去离子水;
(2)然后对玻璃模具表面进行预处理;
(3)将预处理后的玻璃模具浸入悬浊电镀液中,在搅拌下进行电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模具表面的复合镀层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悬浊电镀液采用如下步骤配制:
(1)先对稀土氧化物颗粒进行分散处理:先将稀土氧化物颗粒放入丙酮中,超声分散15~20分钟,再烘干,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之后,加入共沉积促进剂和助分散剂,超声分散1~2小时,得到稀土氧化物颗粒分散液;
(2)将Na2WO4·2H2O、NiSO4·6H2O、C6H8O7·H2O和NH3·H2O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含Ni-W的镀液;
(3)先将含Ni-W的镀液加热到电镀温度55~80℃,并加入助分散剂,之后,向含Ni-W的镀液中加入分散处理后的稀土氧化物颗粒分散液,同时进行超声搅拌,即配成在55~80℃稳定分散的悬浊电镀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模具表面的复合镀层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颗粒为CeO2、La2O3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粒度为0.5~3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模具表面的复合镀层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沉积促进剂为乙二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多乙烯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模具表面的复合镀层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分散剂为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任何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模具表面的复合镀层的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时搅拌速度为150~250rpm,温度55~80℃,电镀液pH值为6~8,电流密度为5~20A/dm2,阳极采用纯度为99.99%的石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74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长效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乙二胺的提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