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萸连水凝胶巴布膏制备工艺与基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7349.6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8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芝;梁日欣;杜茂波;李曼玲;王彦礼;王岚;金日显;康琛;李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54 | 分类号: | A61K36/754;A61K9/70;A61K47/42;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萸连水 凝胶 巴布膏 制备 工艺 基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治疗脘胁疼痛,嗳气吐酸,大便热泻,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经皮给药外用剂型-由萸连片改成的巴布剂。本发明特别涉及该药物的制备工艺和基质配方。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中药处方来源于中药部颁标准第五册中的萸连片,原剂型为片剂。萸连片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消化道疾病,大多用于胃溃疡病。本发明依据中医“内病外治”理论,将萸连片改为巴布剂,经皮给药治疗中医“胃脘痛”疾病。
中药巴布剂是由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外用贴剂。于70年代首先在日本出现。早期巴布剂为泥状巴布剂,由于医药化工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高分子聚合物,发展为定型巴布剂,即:将药物与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的基质混合,涂布于无纺布的背衬上,表面覆盖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按使用要求裁成不同规格,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定型巴布剂由于使用方便,不粘皮肤,无橡胶硬膏的皮肤过敏反应,以及有较好的保湿性,易使皮肤角质层软化,从而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巴布剂有诸多优点,与口服剂型相比,无肝脏首过作用,不受胃肠道降解的影响,生物利用度高;与注射剂相比,使用方便,无疼痛;与软膏剂相比,给药剂量准确,吸收面积固定,故血药浓度稳定;与橡胶膏剂相比,无松香等增粘剂可能引起的致敏作用,对皮肤刺激性小。目前产品开发多用于治疗关节炎、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和传统的中药贴膏剂相比,巴布剂中的高分子基质材料能更好地吸收和承载包括多种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并予以“凝胶化”成型。因此,巴布剂具有药物载量大、透皮性能好、给药剂量准确、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稳定、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
目前的中药巴布剂基本限于起局部治疗作用的贴剂,内病外治的经皮给药系统还未见有产品上市。与此同时,中药巴布剂还普遍存在着粘性不足、稳定性差、生产周期长的缺点,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局部给药起全身作用的“内病外治”贴膏剂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应用皮肤给药治疗胃溃疡、胃酸多、胃部不适等症,避免长期口服给药带来的胃肠道的不适和对药物的破坏,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无刺激性、过敏性的经皮给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萸连片功能主治:泻火止痛,用于脘胁疼痛,嗳气吐酸,大便热泻、胃溃疡等症。黄连为方中君药。其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连的主要有效成份为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小檗碱(berberine)、黄连碱(coptis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巴马汀(palmatine)等。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其味实、苦,性热,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主要含脂溶性生物碱类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吴茱萸内酯(evodin)、有机酸类、以及挥发油类成分等。黄连为苦寒药,吴茱萸含大量挥发油,为降低口服给药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本发明将处方中各味药的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辅料制成经皮给药的水凝胶巴布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的:
本发明的萸连水凝胶巴布膏,是将处方中的黄连、吴茱萸、木香经提取、精制,制成浸膏,再与适宜的基质辅料混合,制成水凝胶巴布膏。
本发明的萸连巴布膏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吴茱萸、木香饮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器保存;提油后的水溶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2,用1.5-3倍量95%乙醇沉淀,滤过,滤液留用;吴茱萸、木香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用5倍量70%-95%的乙醇回流3次;提取液与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15-1.40),备用。
2.称取黄连饮片,用5倍量50-80%的乙醇回流3次,每次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15-1.40)之间,加入和药材等量的沸水,搅拌,趁热过滤,滤液加10%的盐酸调PH至1.6-2.0,冷藏12小时,抽滤,提取物用冷蒸馏水少许洗涤至中性。将黄连提取物与吴茱萸、木香醇提液,吴茱萸、木香水提醇沉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40,混匀,得萸连浸膏。
3.所得浸膏加入透皮促渗剂、中和剂等。最后将所得浸膏再与基质按1∶4-20的比例混合,搅拌炼和10-120分钟,涂布,压膜、切割,包装,即得萸连水凝胶巴布膏。
本发明基质可以是由下述天然及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按重量比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7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