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管道电流密度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6851.5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陆家榆;胡士信;杨晓洪;蒋俊;郭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胡士信 |
主分类号: | G01R19/08 | 分类号: | G01R19/08;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管道 电流密度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密度测量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油气管道电流密度测量系 统。
背景技术
交流输电线路和交流电气化铁路与输油输气管道(以下均简称为“管道”)邻 近时,其正常工作电流通过感性耦合,在管道上产生感应电压,该感应电压通过管 道纵向阻抗、对地阻抗及大地构成的回路产生对地的交流泄漏电流,若此泄漏电流 在每单位面积上的密度过大,将会对管道产生交流腐蚀。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表明, 管道的交流泄漏电流密度和直流电流密度已经成为评估管道腐蚀危险性的主要指 标参数。在输油输气管道腐蚀研究技术领域中领先的国家,均采用了专门装置对管 道的交/直流电流密度进行测量,以判断管道的腐蚀危险性。但是,至今为止,我 国尚未使用过管道交/直流电流密度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在评估管道的腐蚀危 险性时,通常采取的手段是:通过测得的管道交流电压,再结合现有的表征管道电 压与电流密度公式J=8U/(πρd),可以计算得到交流电流密度,但该公式的应用条 件和影响因素往往难以确定,因此无法使判断结果得到验证,进而无法准确判断管 道的腐蚀危险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准确地对管道的腐蚀危险性 进行判断的油气管道电流密度测量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气管道电流密度测量系统,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具有厚度的圆柱绝缘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中心贯穿设置 有一锌参比电极,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上对称贯穿设置有二试片,且所述二试片的表 面均与所述外壳的底面截齐并裸露在外;所述锌参比电极和二试片各连接一测试导 线,各所述测试导线的另一端从所述外壳的顶部伸出;在所述外壳内的其它空余空 间填充有绝缘材料。
所述外壳的截面积为倒“T”字形。
各所述测试导线均封装在一电缆护套中。
测量时一所述试片的测试导线与被测的输油输气管道测试桩上的测试接头相 连。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发明在一外壳内 设置有一锌参比电极和二试片,并将锌参比电极和二试片的外表面裸露在外,便 于与土壤直接进行接触,同时锌参比电极和二试片分别与相应的测试导线连接, 因此只需要将本发明埋设在土壤中,并将连接一试片的测试导线与管道测试桩上 的测试接头连接,使该试片、连接该试片的测试导线、管道测试桩上的测试接头、 管道和大地依次构成一测试回路,若在上述回路中随时串接一交流电流表,便可 以获得通过管道上的交流电流密度数值;若将本发明长时间(比如几个月)埋设 在土壤中使二试片极化,在上述测试回路中串接一直流电流表,便可以获得通过 管道上的交流电流密度,再根据测得的通过管道上的交/直流电流密度,可以非常 方便快捷地对管道的腐蚀危险性进行判断。2、由于本发明在二试片未极化时,在 由试片、连接该试片的测试导线、管道测试桩上的测试接头、管道和大地构成的 测试回路中,若将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分别连接与管道相连的测试导线和与锌参 比电极相连的测试导线,可以获得交流电位,从而可以使判断结果得到验证,使 判断结果准确可靠。3、由于本发明在二试片极化后,若将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分 别连接与管道未相连的测试导线和与锌参比电极相连的测试导线,便可以获得直 流自然电位;若将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分别连接与管道相连的测试导线和与锌参 比电极相连的测试导线,便可以获得管道上的直流电位,非常方便快捷,从而可 以使判断结果进一步得到验证,使判断结果更为准确可靠。本发明对管道腐蚀危 险性的判断方式方便快捷,判断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输油输气管道交 流干扰及阴极保护电气参数的现场短期测量及长期监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胡士信,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胡士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压氧舱的气囊
- 下一篇:非动力式治疗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