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6440.6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增军;赵晞瑛;迟玉明;郭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晞瑛;郭增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74 | 分类号: | A61K36/74;A61P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治疗 肾脏 疾病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以及该药物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其症状复杂,危害性大,病情迁延时间长,严重影响了 人们的正常生活。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每年肾脏病患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我国肾脏 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死亡率也随着递增。最新调查显示,世界上约5亿人罹患不同程度慢 性肾脏病,这个数字相当于全世界成年人口的10%。其中,90%的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一无所知。
慢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脏疾病,易反复发作, 难以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状况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相关肾脏病的发病率显 示出惊人的上升趋势。在糖尿病方面,我国的发病率1997年为3.2%,WHO预测到2010年 糖尿病的发病率将增至14%,其中40%将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在高血压方面,我国90年代 初已达到11.26%,目前正以每10年增加2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I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 率为33~40%,II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为20~25%。在I型糖尿病患者中,糖 尿病肾病是首要的致死、致残原因。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仅次于大血 管并发症发生率。在许多国家,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的首 位原因,我国也有这种趋势。同样,在抗高血压药物广泛应用的今天,因高血压而致的心脑 血管并发症已明显减少,但高血压肾病的发病率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 衰竭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最显著临床特点,在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中处于中心地位。多数肾脏 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蛋白尿有关,特别是大量蛋白尿时,可引起一系列临床后果。近年来 还发现蛋白尿不仅是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而且其本身就是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重要的独立 的危险因素。持续的蛋白尿往往预后不良,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蛋白尿导致肾损伤主要是促进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伤和肾间 质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肾单位逐渐减少,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与实验研究 均证实,蛋白尿直接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有学者称之为蛋白尿假说(proteinuria hypothesis)。甚至有人认为,成年后发病的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及显性蛋白尿,与以 后发生的各种原因的死亡和心脑血管病死亡明显相关,而且这种相关不受通常的心血管危险 因素和糖尿病相关变量的影响。蛋白尿如何加重肾功能损伤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糖尿 病肾病早期,只有微量或少量蛋白尿,不易被发现。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在有明显蛋白 尿时才被发现的,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大多数患者2~3年后转入慢性肾功能衰 竭。很多因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不同肾脏疾病而导致蛋白尿产生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也都很难一帆风顺,往往是反反复复,病情迁延难愈。
临床上蛋白尿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和药物,尤其对老年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更 为棘手。在蛋白尿的治疗上目前多采用激素和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其临床效果差,毒 副作用大,用药时间长且复发率高。绝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细胞 毒药物或雷公藤制剂治疗亦无明显疗效。虽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 素II受体拮抗剂(ARB)对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副作用影响着其临床的 普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晞瑛;郭增军,未经赵晞瑛;郭增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