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6102.2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2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武志军;李玉娥;张伟;李晓林;魏若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材料 浸渍 试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试验装置,特别是一种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分子材料的浸渍试验中,需要将试样浸在规定的试剂中,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或测试试样的变化。
传统的高分子材料的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通常采用机械搅拌部件作为均混手段,即使用一个电机,将其轴加长,在轴端装一螺旋浆,再将其伸入试验容器内,通过电机旋转,装在电机轴端的螺旋浆在试验溶剂中旋转,对溶剂起均混作用。
这种机械搅拌装置通常体积庞大,无法放入恒温箱内使用;且由于容器的体积较大,需使用较多的溶剂,造成试剂的浪费;加之由于螺旋浆的存在,给试样的安放也造成了一定困难。
另外,传统的机械均混搅拌装置中,电机轴和轴端的螺旋浆浸没在试验溶剂,致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同时也会使试验溶剂的物化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实验的精度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简化实验装置,缩小整个试验装置的外形尺寸,使其可以放入恒温箱内使用,且不影响试验溶剂的物化特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采用气体均混装置替代传统的机械运动部件。
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包括容器1和均混系统,所述的均混系统为气体均混系统;
所述的气体均混系统包括喷口8和导气管3;
所述的导气管3的一端延伸在容器1的外部,并与钢瓶6相连,另一端浸没在容器1的内部,并与固定在容器1的底部的喷口8相连;
所述的气体均混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阀4和减压装置5,并依次设置在延伸在容器1外部的导气管3上,其中减压装置5位于靠近钢瓶6的一端;
所述的导气管3的外径为4~6毫米;
所述的喷口个数为8~10个,其孔径为0.5~0.8毫米。
所述的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各部件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纹连接;
所述的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中,
所述的容器1由玻璃制成;
所述的导气管3与喷口8均由耐化学腐蚀的金属制成;
所述的钢瓶6填充的是氮气或氦气;
本发明所述的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一合适体积的玻璃烧杯作为容器1;
在容器1的底部固定喷口8,将导气管3一端浸没在容器1的内部,并与喷口8与相连;
导气管3的另一端在容器1的外部,依次连接流量调节阀4和减压装置5,并最终接到钢瓶6上;
将试样2放入容器1内,向容器1中倒入一定体积的试验溶剂;
打开气阀,观察从喷口8冒气泡的频度,控制流量调节阀4以调节气量;
气体依次通过减压装置5和流量调节阀4,从喷口8中逸出,形成气泡上升,最终从溶剂7中冒出,完成对试验溶剂的搅拌均混。
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由于去掉了传统的机械运动装置,使得整个试验装置外形尺寸减小,可以放入恒温箱内使用,在关闭恒温箱后,仅用一根细硅橡胶管通入恒温箱即可。
加之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与实验溶剂接触的部件均由耐化学腐蚀的材料制成,可以保证溶剂性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实验的精度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容器1和均混系统,其均混系统为气体均混系统;
该气体均混系统包括喷口8和导气管3,导气管3的一端延伸在容器1的外部,并与钢瓶6相连,另一端浸没在容器1的内部,并与固定在容器1的底部的喷口8相连;
气体均混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阀4和减压装置5,并依次设置在延伸在容器1外部的导气管3上,其中减压装置5位于靠近钢瓶6的一端;
导气管3的外径为4~6毫米;
喷口个数为8~10个,其孔径为0.5~0.8毫米;
该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各部件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容器1由玻璃制成,导气管3与喷口8均由不锈钢制成,钢瓶6中填充的为氮气。
该高分子材料浸渍试验的均混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一合适体积的玻璃烧杯作为容器1;
在容器1的底部固定喷口8,将导气管3一端浸没在容器1的内部,并与喷口8与相连;
导气管3的另一端在容器1的外部,依次连接流量调节阀4和减压装置5,并最终接到钢瓶6上;
将试样2放入容器1内,向容器1中倒入一定体积的试验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6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电极催化层、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气体传感器
- 下一篇:安全围栏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