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壁厚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5928.7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2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春;孙佳文;武志军;李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管材壁厚的装置,主要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分析测试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塑料管材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给排水、建筑给排水、热水供应、供热采暖、建筑雨水排水、城市燃气、农业排灌、化工流体输送以及电线、电缆护套管等领域。在塑料管材的研制开发以及生产中,能对其进行准确的性能评价对于管材在使用中的安全可靠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对管材的性能评价项目中,有大量的项目需要对管材壁厚进行测量并同时找出壁厚的最小值,进行试验时需要采集大量数据,因此需要大量试样,对如此多的试样测量其壁厚且要准确地找出每根试样的最小壁厚值,若使用常规测量方法不但效率低,还很难找到最小壁厚值。目前常用壁厚测量装置都是手持量具,用这种量具测量管材壁厚只能是选点测量,无法做到连续测量,在一个试样上找到壁厚最小值是很困难的,而且由于是手持操作,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管材壁厚测量装置,该管材壁厚测量装置可以消除由于管材的形状误差而带来的测量误差,且操作简便,效率较高。测量的同时,可以通过数据线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自动记录测量结果,分辨率可达0.001毫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材壁厚测量装置,其包括千分表、测量摇臂、底座。
其中所述千分表下端为测量杆,测量杆下端安装有千分表测量头。所述的测量摇臂包括平行的上臂和下臂,上臂和下臂同侧的一端由一垂直杆固定相连。下臂另一端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测量头,上臂另一端垂直固定有所述的千分表。千分表的测量杆穿过测量摇臂上臂,其下端的千分表测量头与下臂上的固定测量头相对齐;所述测量摇臂垂直杆的下部对应于下臂的后端安装有重锤。重锤优选安装在所述测量摇臂下臂向后的延长线上。
所述底座上安装有V形支座、导柱及滑块。所述V形支座为一横截面呈V字形,开口向上的长槽,其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固定安装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各种固定安装方法等,如焊接、铆接、螺栓连接、螺钉连接等,优选螺栓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便于拆卸。所述V形支座的中心线优选同底座中心线重合。所述导柱为两个,与V形支座相对、以V形支座中心线为对称线垂直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两个导柱上端有横梁相连,横梁正中设有通孔;所述滑块的横截面呈“C”字形结构,其开放端的两侧相对应的设置有水平通孔,以上所述的测量摇臂的垂直杆上设置有与其对应的水平通孔,将测量摇臂的垂直杆插入滑块的开放端,将通孔相对,通过轴销使测量摇臂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封闭端开有两个垂直通孔,滑块通过垂直通孔套在导柱上作无间隙的上下滑动,滑块上两个垂直通孔中间固定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向上穿过导柱间横梁上的通孔,在横梁以上升降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手轮,旋转第一手轮能够使滑块带着测量摇臂沿着导柱上下移动。
测量时被测管材放置于V型支座的槽内,其轴线同V型支座的中心线平行,并将测量摇臂下臂置于被测管材中。
以上所述测量摇臂上优选安装有重锤。所述测量摇臂的下臂向后的延长线上安装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安装有第一重锤。在重锤的作用下产生一定失衡力矩使测量摇臂绕轴销转动,此时固定测量球头有升高趋势。
所述滑块的通孔向外设置有带内螺纹的水平通孔,旋入锁紧螺母对滑块进行锁紧。
在对管材进行壁厚测量,找出最小值的同时,还要求有高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管材壁厚测量装置还可包含有管材复合运动驱动体系。其可以对位于支座上的管材试样进行摩擦驱动、使管材在转动的同时也作轴向移动。此时对于管材上任意点而言,是在作有规律的螺旋运动,待测管材正是在这种螺旋运动状态下通过壁厚测量点,从而形成“地毯式”连续测量,大量的测量数据可被采集,从众多的数据中找出最小值,即可得到管材的最小壁厚值。
本发明的管材壁厚测量装置的管材复合运动驱动系统,所述管材复合运动驱动系统包括摩擦驱动轮、驱动轮安装板。所述摩擦驱动轮安装于驱动轮安装板上,所述驱动轮安装板为一水平板,其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摩擦驱动轮水平安装于此中空结构内,其轴安装在中空结构的内边缘上。所述驱动轮安装板中部的中空结构优选为方孔,方孔内边缘纵轴线方向上打孔,摩擦驱动轮的轴安装在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5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精度涡轮容积式流量计
- 下一篇:加热电极式工业用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