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稻专用增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5790.0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强;姜照伟;李小萍;李义珍;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7/20 | 分类号: | A01N57/20;A01N33/22;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专用 增产 调节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稻专用增产调节剂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近3300万公顷, 总产约2亿吨,分别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30%和粮食总产的40% 左右,单位面积产量比整个粮食作物平均值高出45.7%。因此,水稻 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稻米市场十分活跃,年贸易量在2500万 吨左右,进口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港澳、日本、韩国、中东、东欧和非 洲。与稻米主要出口国泰国、越南等比较,我国具有单产水平高、成 本低等优势,只要提高稻米质量,我们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 达到14亿左右。随着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显著增加,据分析,到 2010年,稻谷总产至少应达到2.24亿吨,2008年,水稻种植面积大 约达到4.3亿亩,总产约1.89亿吨,可见稻米需求空间很大,供需能 否平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因此,加强水稻高产优质、节本 高效、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科技攻关研究,大幅度提高水稻周年 生产能力,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南方稻作区,尤其是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不 足的地区,人们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种植面积来提高周年生产量, 然而,由于双季稻光热资源不足,早稻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了 稻米的品质。而种植再生稻有效的弥补了这种缺陷。再生稻是采取一 定栽培技术措施,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 获的一季水稻。其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省种、省工、省水、省力、 省药;经济高效,增产增收。
在生产中,再生稻的产量取决于再生季水稻的每亩有效穗数,即 取决于头季水稻倒2、倒3、倒4和倒5节位潜伏芽(休眠芽、再生 芽)的萌发率。研究表明(唐祖荫,1991;廖廑麐,1991;余伟秀, 1994;熊洪,1996;刘贵富,1990;邵新明,1996),影响休眠芽萌 发率的主要因素为母茎中贮存的光合产物量和根系活力。头季稻灌浆 期恰逢多雨季节,长期阴雨寡照,母茎中光合产物贮存量少且根系活 力低,常常造成再生芽发苗不起,有效穗数减少,产量降低;如遇台 风或强降雨造成倒伏,母茎根系断裂、衰老,再生芽停止发育,再生 稻将绝收,因此,防止头季稻倒伏、增加母茎干物质贮存量、提高根 系活力极其重要。
为了提高再生稻的产量,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增施芽肥、叶面喷 施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提高产量。前人研究发现(廖廑麐等, 1991;袁继超等,1996;Vergara,1996;施能浦等,1997),头季稻 齐穗后15~20天施促芽肥,即每亩增施尿素15公斤,可以提高母茎 鞘干物质重量,提高再生芽的发芽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促芽肥延 缓了头季稻后期叶片的衰老速度,提高了叶片全N含量极其光合速 率,增加了叶片光合产物向穗部输入的比例,相对减少了母茎中贮藏 光合产物向穗部的分配,提高了母茎中光合产物的贮存量,利于再生 芽的萌发。已有研究表明(刘贵兴等,1990;马均,1992;杨文钰等, 1994;周瑞庆等,1996;林仕燎,1998;熊洪等,2000),齐穗后15 天叶面喷施赤霉素不仅提高了头季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而且增加了 再生芽促进类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的含量,降低了抑制类激素 脱落酸等的含量,打破再生芽休眠,促进其萌发生长,促进倒二节至 倒五节新根产生,并提高根系活力。喷施细胞分裂素,可促进再生芽 早生、多生,增加再生穗粒数,提高产量(黄金鹏,1994)。然而, 头季稻灌浆期恰逢6月底至7月份多风多雨季节,增施芽肥、喷施赤 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头季稻极易发生倒伏,导致母茎倒伏、主根系断 裂、死亡,再生能力完全丧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5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