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牙周疾病的药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35597.7 申请日: 2009-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1757014A 公开(公告)日: 2010-06-30
发明(设计)人: 刘存刚 申请(专利权)人: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方正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7048 分类号: A61K31/7048;A61K31/4164;A61K31/525;A61P1/02;A61P2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87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疾病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牙周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药物组合物领域。

背景技术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periodontitis)两大类。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已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牙周炎出现的一些前期症状,也成为口腔“亚健康”恶化的主要特征。

牙周炎其主要致病因素为厌氧菌、牙龈类杆菌和产黑色素杆菌等。目前治疗主要采用口服抗生素和局部给药的方法。抗生素多采用甲硝唑、二甲胺四环素、二甲胺四环素、强力环素聚合物等。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RM)是红霉素C9位结构改造的衍生物,是新一代14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开发,商品名Rulid。RM的作用机理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而发挥作用。并能穿透吞噬细胞进入细胞内,对治疗细菌内感染具有优越性,且在吞噬细胞内的浓度约为红霉素(EM)的1倍。抗菌谱与EM相近且有所拓展,对金葡菌(MRSA除外)、链球菌(包括A、B、C型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但G型和肠球菌除外)、棒状杆菌、李司忒菌、卡他球菌等高度敏感或较敏感。对口腔拟杆菌、产黑拟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梅毒螺旋体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口腔拟杆菌(B,oralis)和产黑色素拟杆菌较敏感,其MIC90分别<0.25-0.5μg/ml和<0.25-1μg/ml。

动物模型及细胞感染试验结果显示,RM抗军团菌的作用比EM强得多,并能进入细胞内,杀死寄生在细胞内军团菌,达到彻底治疗不易复发的效果。治疗弓形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分别取得了最佳和较高疗效而不良反应很低。由于其结构非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此,对一些产酶的耐药菌株仍有效。

由于罗红霉素离子化程度低,脂溶性高,因此能广泛分布于体液和各组织中,血浆中浓度比对细菌所需MIC90要高。据姜红等报道,在24例牙原性疾病患者中,观察了RM渗透入牙龈和牙槽骨的情况,各种数据说明RM在牙周组织中达到了较高浓度。(姜红,马海波.罗红霉素的体内分布与相互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1997,6(4):257)

替硝唑,英文名:Tinidazole,化学名2-甲基-1-[2-(乙基磺酰基)乙基]-5-硝基-1H咪唑。替硝唑是新一代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药。临床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小。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具有半衰期长,血药达峰快,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一般口服后2小时内血药浓度达峰值,然后慢慢下降,消除半衰期为12-14小时。经浙江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基地、浙江医科大附属二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第三人民医院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及与甲硝唑的对比研究结果替硝唑片治疗根尖周炎的有效率为83.1%,甲硝唑片为43.8%,差异有显著性(P<0.01);替硝唑片治疗成年人牙周炎的有效率为75.0%,甲硝唑片为43.5%,差异有显著性(P<0.01),替硝唑片的总有效率为79.3%,甲硝唑片为43.6%,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替硝唑能迅速消除口腔厌氧菌所致炎症,减轻症状,疗效较对照药物好。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是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IUPAC中文名:7,8-二甲基-10-(1’-D-核糖基)-异咯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方正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方正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5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