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杆型煤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4499.1 | 申请日: | 200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锦;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锦锦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杆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利用技术,特别涉及利用秸杆生产成可燃烧的型煤及其该型煤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日益逼近,这些几年来,人们特别注重了对秸杆利用技术的研究。最初的秸杆利用仅仅是将秸杆堆积在大田里焚烧成灰,还田成肥料。而现在利用秸杆生产轻质板材、饲料、营养土、降解薄膜、型煤,以及用以沼气发酵和作为生物物质进行发电等,这些利用秸杆使之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技术,正不断地趋向成熟。其中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型煤及其生产方法(ZL02158730.2),就是利用植物秸杆、树叶、杂草等植物原料,经充分粉碎、磋揉,按配比组合,再加入原煤和生物胶压制成型煤的。该方法利用废弃植物生产的型煤可节约50-80%的燃煤,该植物型煤不失为利用植物秸杆的成功之举。但是,该型煤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需要添加其它非植物原料等不足之处,例如:加入的燃煤重量份达到五分之一;还要采用淀粉制作生物胶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秸杆型煤及其生产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对秸杆所含物质成分的研究,实现不添加除水以外的任何非秸杆物质,而以简单工艺方法制作出符合使用要求的型煤。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所述秸杆型煤的原料组份中,不可缺的组份为玉米秸杆,其余组分为除此以外的其它植物秸杆。所述的其它植物秸杆或仅为花生壳、或仅为树木干枯茎叶、或仅为水稻桔杆、或仅为小麦秸杆,或为花生壳(或干枯茎叶)及水稻桔杆和小麦桔杆的混合物。所述的型煤的原料组份为玉米秸杆和花生壳或玉米秸杆和干枯茎叶的,两者重量份之比的范围为45-70∶20-26;所述的型煤的原料组份为玉米秸杆和水稻桔杆的,两者重量份之比的范围为45-70∶65-70;所述的型煤的原料组份为玉米秸杆和小麦秸杆的两者重量份之比的范围为45-70∶55-60;所述的型煤的原料组份为玉米秸杆、花生壳(或干枯茎叶)、水稻桔杆和小麦秸杆的其依次的重量份之比的范围为45-70∶20-26∶65-70∶55-60。
本发明秸杆型煤的生产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一)按原料组份重量份比例要求称重;
(二)分别剁切粉碎各原料组份(至颗粒径为3-5mm),并充分混合各原料组份;
(三)对粉碎后的混合原料称重,取称重原料总重量的10-20%的水份,加入称重原料中,搅拌均匀;
(四)由机械成型机挤压成秸杆型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免除了废弃秸杆对环境的污染,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除秸杆、水以外的其它物质。该型煤体积仅相当于原秸杆体积的三十分之一(其体积密度为1.0-1.27g/cm3),经实际测定其热值可达到3200-4500大卡,灰份为5-9%,含硫量在千分之五以下,燃烧率达到95%以上,是一种高挥发份的固体燃料,燃后的灰份又是优质的钾肥,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
(二)本发明所称的型煤置入立式锅炉中燃烧,通过喷淋式的简单除尘,水气由烟囱排出,并无粉尘夹带其中。如一次性加入密度0.9-1.1g/cm3的秸杆型煤5公斤,关闭风门后可保持4小时以上不熄火,且燃烧室温度达1060℃,对烟气中CO、CO2、SO2等成分指标测试均低于《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WPB3-1999)。特别是烟尘的排放浓度为138mg/nm3,SO2排放浓度仅为75mg/nm3,完全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称取重量45份的玉米秸杆与20份的花生壳(或干枯茎叶),剁切粉碎至粒3mm以下,然后根据原料组分的总重量,分批加入上述总重量10%的水份;均匀搅拌,进入秸杆煤碳成型机挤压成形,获得褐色(同秸杆颜色)短圆柱状秸杆型煤。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称取重量70份的玉米秸杆与26份的花生壳(或干枯茎叶),剁切粉碎至粒4mm以下,然后根据原料组分的总重量,分批加入上述总重量20%的水份;均匀搅拌,进入秸杆煤碳成型机挤压成形,获得褐色短圆柱状秸杆型煤。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称取重量55份的玉米秸杆与23份的花生壳(或干枯茎叶),剁切粉碎至粒5cm以下,然后根据原料组分的总重量,分批加入上述总重量15%的水份;均匀搅拌,进入秸杆煤碳成型机挤压成形,获得褐色短圆柱状秸杆型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锦锦,未经吴锦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吸震功能的刀柄结构
- 下一篇:连铸机中间包水口快换液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