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反红外热辐射节能涂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34322.1 | 申请日: | 2009-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华;刘海龙;王昌松;姚文俊;安蓉;杨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钛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41/50 | 分类号: | C04B41/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红外 热辐射 节能 涂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热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反射高温下的红外热辐射 的隔热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能源短缺已成为经济发 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工业窑炉是工业生产中的主要能耗设备,每年消耗数量 巨大的能源。尤其在冶金、建材、陶瓷、玻璃、化工及机电企业中的加热过 程中,工业炉窑的能耗可占总能耗的40~70%[1]。截止到2007年,我国共有 各类工业炉约12万台,年总耗能达2.5亿tce,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4,占工业 总能耗的60%。虽然我国工业炉技术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工 业炉的能源利用总体水平不高,仅相当于发达国家50~60年代的水平,工业 炉的热效率平均不到30%,而国际上工业炉的热效率平均为50%以上[2]。
当工业窑炉温度大于400℃时,以红外辐射传热为主。而红外热反射涂层 对辐射中的红外波段具有高反射比,能抑制涂层表面温度上升并同时降低覆 盖物内部温度,从而起到隔热和节能作用。
钛酸钾最初被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用作土星火箭喷嘴的耐高 温隔热材料[3-4],其中用到很高份额的硅溶胶,而硅溶胶红外反射率低,会减 弱钛酸钾对热辐射的反射效果。由附图1[4]可以看出,专利USA:US3296060 发明的隔热材料的红外反射率(曲线B)和专利USA:US3551266发明的隔热 材料的红外反射率(曲线A)在1200nm~2200nm的波段开始下降。Hugh Gulledge的研究表明当将钛酸钾纤维做成厚度为2.54mm的垫片时,对波长 900~2400nm的反射率为91.6%。将用钛酸钾纤维作隔热材料的特殊马弗炉 与用耐火砖作隔热材料的标准马弗炉做比较,结果表明只要用标准马弗炉隔 热材料1/3的厚度,用钛酸钾纤维做隔热材料的特殊马弗炉就可以节省约2/3 的总体积,从21℃升温到1000℃的时间是标准马弗炉的1/6,在1038℃保 温时消耗的能量只有标准马弗炉的1/2左右[5]。但以上用到的钛酸钾纤维要 求长度必须大于0.5mm,否则难以成形。然而这类钛酸钾长纤维需要在钼酸 盐(M2MoO4)熔盐或钨酸盐(M2WO4)熔盐中才能生成[6],由于钼酸盐 (M2MoO4)、钨酸盐(M2WO4)价格昂贵,所生产的钛酸钾长纤维价格超过 10万元/吨;而目前国内生产的钛酸钾价格低于5万元/吨,长度仅有10~100 μm[7-8],不利于成形,从而制约了其在隔热方面的工业化应用。
专利CN1995250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隔热保温涂料[9],该涂料以有机硅 树脂为基体,长期使用温度为只有600℃,不能满足一般工业窑炉的高温要 求。
含有钛、钾元素的溶胶,当钛钾比为一定值时可以通过热处理原位生长 为纯钛酸钾。钱清华等以Ti(n-OC4H9)4和CH3COOK为前驱体,按照不同钛 酸钾分子组成中的钛钾比例配制了不同钛钾比例的溶胶。TiO2/K2O=2,4,6 (摩尔比)的Ti(n-OC4H9)4-CH3COOK溶胶,通过涂膜,经过热处理可以得到系 列钛酸钾薄膜[10-12]。但这种方法制得的钛酸钾薄膜厚度仅有300nm、结晶度 和强度都较低,被用作电极材料;若作为隔热涂层使用,由于厚度太薄,则 红外反射率低,只有20%;若直接用钛酸钾溶胶制成厚度超过100μm的涂 层,在1000℃进行热震稳定性检验,经1次试验后便开裂、剥落,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钛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钛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