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腈菌唑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34230.3 申请日: 2009-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1715779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2
发明(设计)人: 朱丽梅;宰学明;罗风霞;陈浩;陆慧 申请(专利权)人: 金陵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01N47/38 分类号: A01N47/38;A01N43/653;A01P3/00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胡锡瑜
地址: 21116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腈菌唑 异菌脲 杀菌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腈菌唑与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

二、背景技术

腈菌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低毒、高效等特点, 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孢子的甾醇脱甲基化,杀菌谱较广,对白粉病、黑穗病以 及炭疽病等具有良好的防效。但近年来,腈菌唑在我国被广泛推广应用,面临病 菌的抗药性问题

异菌脲是一种广谱的杀菌剂,高效低毒,作用机理为抑制蛋白激酶,控制许多 细胞功能内信号,包括对碳水化合物进入真菌细胞具有干扰作用。因此,它既可 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及产生,也可抑制菌丝生长,同时对病原菌的各个生长阶段均 有效果,对灰葡萄孢属和核盘菌属等引致的病害具有特效。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染,特别是真菌性病害,其 种类繁多,危害严重,如小麦锈病、黄瓜白粉病、蕃茄的灰霉病等。长期以来, 化学防治是作物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即杀菌剂的应用,但杀菌剂的长期使用, 病菌易产生抗药性,造成了杀菌剂的防效下降,而一种杀菌剂往往只对一种或几 种病害高效,存在杀菌谱较窄的缺点,因此在生产实际中为了延缓病菌的抗药性、 扩大杀菌谱和提高药效,多采用新的杀菌剂品种以及不同品种间的混配来防治作 物病害。不同品种和不同成分的杀菌剂进行混配是防治抗性病菌和扩大杀菌谱的 常见方法,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药效可以判断两种成分的复配是增效、加和还 是拮抗,如果复配后共毒系数大于100,即为增效作用。增效复配剂由于提高了 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延缓了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和扩大了杀菌谱, 是综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腈菌唑和异菌脲单独使用时杀菌谱较窄、易产生 抗药性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杀菌谱较广、增效的复方腈菌唑与异菌脲的杀菌剂。

本发明所述含腈菌唑和异菌脲的杀菌剂组合物是由腈菌唑与异菌脲配制而 成的二元复配杀菌剂,该二元复配杀菌剂含有1-50%的腈菌唑和1-50%的异菌脲。

腈菌唑和异菌脲的杀菌组合物,可用本领域内普通人员熟知的方法制成多种 农药剂型,如可湿性粉剂、乳油、微粒剂和悬乳剂等。以下以该复合杀菌剂的可 湿性粉剂为例加以说明:

一种含腈菌唑与异菌脲的可湿性粉剂,该可湿性粉剂各组分的含量为(重量 百分比):

腈菌唑:1-50%

异菌脲:1-50%

填料:20-80%

助剂:1-20%

本发明所述的助剂,可以是湿润剂如皂类、烷基磺酸盐类、月桂醇;助悬剂 如三聚磷酸钠、拉开粉、硅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物。

该腈菌唑与异菌脲二元杀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腈菌唑原药、异菌脲 原药、填料以及助剂在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再用气流粉碎或超微粉碎的方法 获得的粉碎物即为该杀菌组合物。

一种含腈菌唑与异菌脲的乳油,该乳油是由腈菌唑、异菌脲、助剂和溶剂混 合而成,它们的组成配比如下:

腈菌唑:1-50%

异菌脲:1-50%

助剂、溶剂余量

助剂可以是1601、8203、0204B、0207及其混合物。

溶剂可以是甲苯、二甲苯、苯、二甲基甲酰胺、甲醇及其混合物。

本发明与腈菌唑和异菌脲单剂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杀菌谱广,具有互补性,应用范围扩大,对白粉病、灰霉病以及早疫 病等;(2)增效明显,亩用量减少,持效期长,生产成本降低;(3)克服单一用 药易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所述的腈菌唑与异菌脲的组合物可制备成防治白粉病、灰霉病以及早 疫病等病害的农药。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叙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腈菌唑.异菌脲二元杀菌组合物共毒系数的测定

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植物保护教研组植物病理实验室,对本发明的40%腈菌 唑.异菌脲乳油做了室内毒力测定,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是生长速率法。试验数 据采用机率值分析法进行回归,求出回归方程及抑制中浓度EC50,再用毒力指 数法求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如果CTC>120,即为增效。试验结果见表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