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钳剪抓斗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4030.8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莲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莲秀 |
主分类号: | B66C3/00 | 分类号: | B66C3/00;B66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抓斗,钳剪抓斗,涉及全球港口、矿山、电厂、船舶和冶金等行业的散料装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钳式抓斗卸船为主的抓斗卸船自主创新实践,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抓斗卸船的:教科书、《起重机设计手册》、《港口装卸》杂志、《中国港口》杂志;上海国际港口博览会和国际海事技术博览会;影视等传媒报道作综合分析反复推敲,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大坏事:全球抓斗技术与绩效低下已百年至今
长撑杆抓斗是通用当今全球港口、矿山、电厂、船舶和冶金等行业的抓斗,是至今大约百年的传统抓斗,是技术与绩效低下的抓斗。长撑杆抓斗的技术与绩效之所以低下是因为中下位置有一个“下承梁”部件,此部件占自重18%不产生抓取力矩还引起传力构件多铰接多,即引起抓斗自重重和机械效率低下。长撑杆抓斗的技术与绩效低下还表现在没有技术标准,甚至连基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都没有达成共识,更严重的是近十余年来中外不约而同将自重设置由与物料密度成正比错误地改为了成反比(张质文、虞和谦、王金诺、包起帆主编.起重机设计手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270——276),导致全球抓斗装卸作业原本低效高耗巨大浪费加剧泛滥。
二.为国争光的大好机遇:对钳式抓斗作技术完善就可以取代通用长撑杆抓斗
迄今为止中外学者共发明了四种新型抓斗:剪式、钳式、扭矩式和反剪式抓斗,都没有“下承梁”部件。其中却唯有钳式抓斗具有换代型资质,因为唯有它具有低下的抓取重心,殊不知在倾斜的物料面作业时只有抓取重心低的抓斗不容易发生倾倒死机,而倾斜物料面正是抓斗工作的常态。此外,唯有它创立了保持至今的高绩效纪录,这纪录是比长撑杆抓斗试验卸载高效44.7%(张质文、虞和谦、王金诺、包起帆主编.起重机设计手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263)、实际卸船高效节能各1/3(陈莲秀.钳式抓斗的技术优势.港口装卸:1998<3>,32)。钳式抓斗系上海海事大学1982年发明、南通港1984年成功研制、使用和推广使用。换言之唯有我国具有钳式抓斗自主创新丰富经验与教训,唯有我国具有取代长撑杆抓斗之大好机遇,对此大好机遇焉能不只争朝夕牢牢把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钳式抓斗作技术完善以取代长撑杆抓斗,具有最长力臂、最大抓取开度、最低抓取重心、最轻自重等优点,并具有伞骨式全封闭闭斗绳防跳槽器,能确保填充率达90%以上的钳剪抓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抓斗力矩曲线测试新工艺,用工效曲线取代力矩曲线、确准技术参数和鉴别抓斗型式的优劣,实现抓斗技术与绩效的提高按图索骥,用工效曲线确准技术参数指:对于不能建立锚定深度的抓斗作自重加大或减小刃口面积;对于起点深度深于终点深度的抓斗和起重量大于额定起重量的抓斗,作自重下降;对于工效曲线面积积分不足额定起重量要求的抓斗,作抓取开度加大或者作力臂加长或者既作抓取开度加大又作力臂加长,用工效曲线鉴别抓斗型式的优劣指:工效曲线面积积分大者为优、否则为劣。
钳剪抓斗,包括内斗臂和外斗臂,在抓斗内设有闭斗绳系和开斗绳系,内斗臂和外斗臂的头部由第一铰接轴相铰接,内斗臂和外斗臂连接处的外侧均设有限位块,内斗臂和外斗臂的尾部均由两根第二铰接轴分别与两斗瓣铰接,第一铰接轴上设有定滑轮,第二铰接轴上设有动滑轮,内斗臂和外斗臂的外表面设有4个戟叉,在内斗臂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拨板,外斗臂的外表面还设有第二拨板,内斗臂和外斗臂的外侧设有限位杆和卸料角限位块,两斗瓣的上部设有叉座和剪臂,在任一个斗瓣上设有警示线,钳剪抓斗头部设置有顶板,顶板中心线上开有两个孔,孔内设有两只方套筒,在靠外斗臂一侧开有两只圆孔,孔内设有两只圆套筒,顶板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的下端分别与内斗臂和外斗臂铰接,在内斗臂和外斗臂的各两只动滑轮的外侧分别设有两只第一扇板和两只第二扇板,两只第一扇板和两只第二扇板分别由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相连接,两只定滑轮的两侧通过第三弧板连接有两只第三扇板,第三扇板的中上位置处留有两只方榫。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组闭斗绳系的始端栓在内斗臂上设有的桩轴上,两组闭斗绳系以及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同向并列,两根闭斗绳系分别从顶板的两只圆套筒内穿入抓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试建立抓斗系统理论
1.确立抓斗技术进步原则
1)礼遇抓斗是港口劳动者全面发展的测量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莲秀,未经陈莲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