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3616.2 | 申请日: | 200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焦庆才;赵根海;刘均忠;刘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41/00 | 分类号: | C12P41/00;C12P13/06;C12P1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胡锡瑜 |
地址: | 21009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氨酸 转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1)具有高活力L-色氨酸合成酶的基因工程菌,在含有IPTG(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或乳糖的培养基中培养,产生高活力的L-色氨酸合成酶;
(2)用游离细胞法,将含酶细胞或酶提取液与缓冲液配制的含有DL-丝氨酸的转化液混合,再加入适量的吲哚、表面活性剂和磷酸吡哆醛,在30~50℃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最适转化温度35~45℃。将反应生成物进行分离,得到高纯度的D-丝氨酸,同时还得到L-色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用的DL-丝氨酸浓度为10g/L~500g/L,最适浓度为50g/L~300g/L,缓冲液包括磷酸缓冲液、碳酸缓冲液或硼酸缓冲液,使转化液pH7.5~9.5,最适转化液pH8~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8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其浓度(g/L)为0.005~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丝氨酸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分离D-丝氨酸和L-色氨酸的方法为等电点结晶法或等电点结晶与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相结合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36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