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纯铜表面防变色的稀土盐处理溶液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2927.7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3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蒋永锋;包晔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C23C22/52 | 分类号: | C23C22/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表面 变色 稀土 处理 溶液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纯铜表面防变色稀土盐处理溶液。
背景技术
纯铜在自然条件暴露容易氧化变色,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为了保证产品的外观性能,通常要对纯铜表面进行钝化处理防变色。钝化处理的原理是试剂与铜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层化合物,附着在其表面,达到提高阻止与氧气接触的目的。专利200480009235与00814440分别叙述了一种铜表面钝化处理溶液的配方,但两者配方以形成有机物涂层为主,这影响了铜表面的后续处理及性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纯铜表面防变色的稀土盐处理溶液。本发明利用化学试剂的化学特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形成的化学转化膜能使铜的原色保持60天以上,且这种溶液适合几乎所有的铜后处理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纯铜表面防变色稀土盐处理溶液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稀土盐:10-15%,水杨酸5-10%,柠檬酸盐:1-5%,有机胺:1-5%,水:75-80%;
所述的稀土盐为硝酸铈或硝酸镧,所述的水杨酸为水杨酸或磺基水杨酸,所述的柠檬酸盐为柠檬酸钠或柠檬酸铵;所述的有机胺为苯胺或邻苯二胺,所述的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将新鲜表面的纯铜试样浸入纯铜表面防变色稀土盐处理溶液中30-120秒,取出后立即烘干10-30分钟,其表面的铜色色差在60天内变化在0.01-0.05之间。
本发明采用稀土盐溶液,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通过开发研究的溶液,很好的利用化学试剂的化学特性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形成的化学转化膜能使铜色色差变化在0.01-0.05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首先在一个10L槽中取2/3的蒸馏水,依次溶解1500g硝酸铈和800g磺基水杨酸,等槽中试剂全部溶解之后,将100mL柠檬酸钠和100mL邻苯二胺在快速搅拌下倒入槽液中,直至完全混合均匀,最后加水至10L,得到处理溶液,将新鲜表面的纯铜试样浸入其中40秒,取出后立即烘干15分钟,其表面的铜色色差在60天内变化在0.02-0.03之间。
实施例2
首先在一个10L槽中取2/3的去离子水,依次溶解的1200g硝酸镧和1000g水杨酸,等槽中试剂全部溶解之后,将200mL柠檬酸铵和100mL苯胺在快速搅拌下倒入槽液中,直至完全混合均匀,最后加水至10L,得到处理溶液,将新鲜表面的纯铜试样浸入其中100秒,取出后立即烘干20分钟,其表面的铜色色差在60天内变化在0.01-0.03之间。
实施例3
首先在一个10L槽中取2/3的蒸馏水,依次溶解1000g硝酸镧和600g水杨酸,等槽中试剂全部溶解之后,将300mL柠檬酸钠和500mL邻苯二胺在快速搅拌下倒入槽液中,直至完全混合均匀,最后加水至10L,得到处理溶液,将新鲜表面的纯铜试样浸入其中90秒,取出后立即烘干15分钟,其表面的铜色色差在60天内变化在0.02-0.0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2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