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叶抗氧化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32357.1 申请日: 2009-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1773593A 公开(公告)日: 2010-07-14
发明(设计)人: 宋江峰;章英;李大婧;刘春泉;吴海虹;朱丹宇;刘春菊;李志强;江宁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6/8945 分类号: A61K36/8945;A61P39/06;A61K127/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张素卿
地址: 210014***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甘薯 氧化 活性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甘 薯叶抗氧化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甘薯[lpomoea batatas Lam.]叶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刺激消化, 治疗便秘,促进胆固醇排泄,防止心血管脂肪沉积,维持动脉血管弹性,保护消化道、 呼吸道及关节腔润滑等功效。我国中药资料记载以甘薯茎叶入药,其药性微味甘涩,无 毒具有通乳汁、溃痈疮、排脓、解毒的功效,主治妇人乳汁不通,痛疮久不溃脓,大便 带血及红腹、腹泻等症状。据国内外资料介绍甘薯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 力,延缓衰老,抗癌、通便利尿、解毒等保健功能。甘薯叶医疗保健作用与多酚类化合 物有关。有研究表明西蒙1号红薯叶中主要清除自由基的物质为绿原酸、咖啡酸和几种多 酚化合物。

王友升等在《安徽农业科学》杂志2008年第一期上报道了利用正交试验对甘薯叶中清 除自由基的活性物质的提取及保存条件进行优化的研究,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提取物中 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活性成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甘薯叶中含有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 由基的活性物质,甘薯叶提取物总酚含量与其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呈正比关系且具有 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仅与羟自由基清除率有较好线性关系。提取物中的 酚类物质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仅能有效清除羟 自由基。

刘丽香2008年在其硕士论文《甘薯叶中多酚提纯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中研究确定 了甘薯叶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从116个国产栽培品种甘薯叶中筛选出多酚含量高且 抗氧化活性强的优良品种-莆薯53,评价了其粗提物和各分部萃取物的多酚含量及体外 抗氧化活性;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初步分离纯化甘薯叶多酚的最优条件,并利用HPLC和 LC-MS技术对甘薯叶多酚的具体组成进行了分析。

目前有关甘薯营养价值的研究较多,但对甘薯茎叶研究却远不及对甘薯的研究。甘薯 叶能够作为中药治疗多种疾病,说明它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甘薯叶提取物中的酚 类物质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经过专利检索,目前还没有发现甘薯叶提 取物的相关研究报道。

甘薯深加工利用后的茎叶藤得不到合理利用,绝大部分被弃置于田间路旁,既污染环 境,也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将甘薯叶进行深加工,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薯叶抗氧化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生产的甘薯 叶抗氧化活性提取物含量高,避免了活性成分的损失,在充分保留甘薯叶抗氧化活性成 分的同时,简化了生产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

技术方案

本发明利用筛选的甘薯叶制备甘薯叶抗氧化活性提取物的方法,是以宁薯43-8叶或宁 紫薯1号叶为原料,经过烘干、粉碎、微波辅助提取、浓缩、过大孔树脂柱,再经过喷雾 干燥而制得粉末状的甘薯叶抗氧化活性提取物的方法。一种甘薯叶抗氧化活性提取物的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新鲜甘薯叶收集洗净,经干燥处理后粉碎过40~60目筛待用;

(2)将过筛后的甘薯叶粉采用石油醚脱脂脱色处理,石油醚用量为3∶1~5∶1,处理时 间为2~5小时;

(3)将脱脂脱色后的甘薯叶粉加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0~80%的乙醇水溶液,甘薯 叶粉∶乙醇水溶液为按重量百分比计1∶20~1∶35,放入微波设备中进行浸提微波频率 2450MHz、微波功率200~500W,浸提时间为3~8分钟,浸提1-3次;

(4)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回收溶剂,真空减压浓缩,其真空度为-0.02~0.08Mpa, 温度为30~60℃,真空浓缩至浓缩液体积为料液体积的1/10~1/15,得到甘薯叶浓缩液;

(5)得到甘薯叶浓缩液后,用大孔树脂进行吸附,用去离子水清洗大孔树脂至流出 液体为无色,再用浓度为50~80%的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所述大孔树脂所选用的 型号为AB-8或D101。

(6)洗脱液经真空减压浓缩得到甘薯叶提取液;

(7)甘薯叶提取液再经过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时进风口温度160~190℃,出风口温 度80~100℃,得到粉末状甘薯叶提取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2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