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裂不定形耐酸浇注料、抗裂耐酸保温防护层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32262.X | 申请日: | 200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新;杨峻;王明军;王海燕;李来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14/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陈静 |
| 地址: | 210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裂不 定形 耐酸 浇注 保温 防护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抗裂耐酸保温防护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和密实层;
所述保温层由如下所述的抗裂不定形耐酸浇注料浇注形成:包括粘结剂、固 化剂及充填料及玻璃纤维纱;所述粘结剂为水玻璃,其模数为M2.6-3.0;所述 固化剂为粉状氟硅酸钠或缩合磷酸铝,其粒度为小于100目;所述充填料为辉绿 岩粉,其粒度小于200目;所述玻璃纤维纱的直径为0.2-1.5mm,长度为15- 50mm;浇注料中还包括粒度为5-40mm的不规则颗粒状粘土多孔陶粒,以及粒 度为1-5mm的膨胀珍珠岩颗粒;所述各材料配比为:以水玻璃为1份重量,粉 状氟硅酸钠为0.12-0.17,或缩合磷酸铝为0.05-0.07,辉绿岩粉为1-3,不规则颗 粒状粘土多孔陶粒为2-4,膨胀珍珠岩颗粒为0.3-1.0,玻璃纤维纱为0.02-0.06;
所述密实层由如下所述的抗裂不定形耐酸浇注料浇注形成:包括粘结剂、固 化剂及充填料及玻璃纤维纱;所述粘结剂为水玻璃,其模数为M2.6-3.0;所述 固化剂为粉状氟硅酸钠或缩合磷酸铝,其粒度为小于100目;所述充填料包括石 英砂,其粒度为1-5mm,以及辉绿岩粉,其粒度小于200目;所述玻璃纤维纱 的直径为0.2-1.5mm,长度为15-50mm;所述各材料配比为:以水玻璃为1 份重量,粉状氟硅酸钠为0.12-0.17,或缩合磷酸铝为0.05-0.07,石英砂为2-4, 辉绿岩粉为2-4,玻璃纤维纱为0.02-0.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裂耐酸保温防护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实 层上还有第二层密实防护层;所述密实防护层由如下浇注料浇注形成:模数为 M2.6-3.0的水玻璃,粒度小于100目的粉状氟硅酸钠或缩合磷酸铝,以及粒度 小于200目的辉绿岩粉,含量至少为98%的糠醇;各材料配比为:以水玻璃为1 份重量,粉状氟硅酸钠为0.12-0.17,或缩合磷酸铝为0.05-0.07,辉绿岩粉为2-4, 糠醇为0.02-0.06。
3.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裂耐酸保温防护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 步骤:
(1)先浇注保温层,包括:
A、首先将氟硅酸钠或缩合磷酸铝、辉绿岩粉、陶粒和珍珠岩粒按如权利要 求1所述保温层的相应材料重量比例混合均匀,玻璃纤维纱和水玻璃另行按权利 要求1所述保温层的相应材料重量比例混合均匀;
B、上述二组材料混合均匀后,再相互混合均匀;
C、混合均匀后,立即浇注,并在固化前完成施工;
(2)待保温层硬化后,再浇注密实层,包括:
A、同样将氟硅酸钠或缩合磷酸铝、辉绿岩粉和石英砂按如权利要求1所述 密实层的相应材料重量比例混合均匀,玻璃纤维纱和水玻璃另行按如权利要求1 所述密实层的相应材料重量比例混合均匀;
B、上述二组材料混合均匀后,再相互混合;
C、混合均匀后,立即浇注或腻于保温层表面;并在固化前完成施工。
(3)固化24小时后,用40%硫酸每隔8小时涂刷表面1次,共涂刷4次; 在15℃以上,至少养护14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抗裂耐酸保温防护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步骤:待密实层硬化后,再浇注第二层密实防护层,包括:
A、模数为M2.6-3.0的水玻璃,粒度小于100目的粉状氟硅酸钠或缩合磷 酸铝,以及粒度小于200目的辉绿岩粉,含量至少为98%的糠醇;各材料配比为: 以水玻璃为1份重量,粉状氟硅酸钠为0.12-0.17,或缩合磷酸铝为0.05-0.07, 辉绿岩粉为2-4,糠醇为0.02-0.06;先将氟硅酸钠或缩合磷酸铝、辉绿岩粉按上 述重量比例混合均匀;水玻璃和糠醇另行按上述重量比例混合均匀;
B、上述二组材料混合均匀后,再相互混合;
C、混合均匀后,立即浇注或腻于密实层表面;并在固化前完成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22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温下合成制备纳米晶碳化钛陶瓷微粉的方法
- 下一篇:履带式海陆两用高速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