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流体染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31733.5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龙家杰;程安康;黄宓兰;陈国强;潘永祥;赵国斌;陆同庆;蒋耀兴;唐人成;赵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吴江飞翔印染有限公司;大连卓尔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24 | 分类号: | D06B3/24;D06B3/28;D06B23/00;D06B23/14;D06B23/04;D06P1/9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流体 染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的织物染色机,属压力容器及纺织染整设备制 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品的传统染色加工为一湿态化学加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及 化学药品,而且产生大量高浓度、高CODCr的有色废水,对其周边水域及生态环 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超临界流体尤其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安全、环保、绿 色的流体介质。以超临界CO2流体代替传统水浴对织物进行染色加工,由于无染 色废水及其它废弃物产生,可彻底实现绿色、环保、清洁化生产,同时具有节 水节能的优点,因而超临界CO2流体染色设备及相关系统的研发,对提升整个纺 织印染行业生产的环保化、生态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用于纺织品染色加工的有关超临界流体设备基本还限于实验室 规模的中小型设备,而用于染色加工的关键部件——染色釜结构及其染色加工 模式,多采用立式/卧式经轴,且多应用于对筒子纱的加工,其中采用双轴模式 对织物进行卷染的染色釜体也仅限于少数文献报道。
中国发明专利“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装置中的染色釜”(CN1807742A)中, 公开了一种立式经轴型,并可对流体进行双向循环的染色釜,以实现对纺织品 的均匀染色。“一种采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连续化染色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CN101024922A)中,报道了一种集成式染色釜及系统,同样使用立式经轴染 色模型,并采用多组并联的染色釜以达到连续式生产,以求提高生产效率,其 包括相互连通的超临界流体供应装置、染色循环装置及超临界流体回收装置, 其中染色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集成式染料染色釜,集成式染料染色釜使得在 同一釜中能够同时完成染料的溶解和织物的染色两步工艺,既减少了染料和超 临界流体在管道中流通的损耗,又可节约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该生产 系统采用了至少两个集成式染料染色釜,交替、不间断地进行染色。“以超临 界流体处理纺织基质的方法与装置”(CN1200153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介绍 了一种用于包装成纱筒或卷装环形织物染色的立式经轴高压染色釜及系统,并 可对加工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调节。“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工艺中的高压染色 釜”(CN2350412)中,也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的立式经轴型高压染 色釜,它是由染色液导管、多孔套管、中心挡板、边挡板、筐盖、导管螺母、 染色液导管入口、染色液出口管、釜体、釜盖和密封扣环所组成;由于超临界 二氧化碳所夹带的染色液在高压高温下进入高压釜,在釜内是从中心向外围和 由外围向中心流动穿过纱线团,染色釜内可并联装3~8个染筐,也可将各个高 压染色釜并联于管道间,使间断染色变为连续化染色以增加产量。
在公开号为CN2688735的中国专利“纺织品的一种超临界流体处理装置” 中,公开了本课题组前期设计的一种带流体循环系统的卧式经轴模式的纺织品 多功能处理设备,其由贮气瓶、汇流排、加压泵、预热器、高压染色釜、热交 换器、分离器、染料溶解釜、双向循环泵及控制阀组成,该装置具有不耗水、 无污水排放、不污染环境、染色加工时间缩短的优点,而且织物染色均匀性好, 耐洗牢度高,达到传统水浴染色的同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吴江飞翔印染有限公司;大连卓尔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学;吴江飞翔印染有限公司;大连卓尔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1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