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提取苯丙胺类兴奋剂担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31045.9 | 申请日: | 200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8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昌梅;曲荣君;张栓红;纪春暖;王春华;陈厚;孙言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40 | 分类号: | G01N1/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提取 苯丙胺类 兴奋剂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提取苯丙胺类兴奋剂担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联合国禁毒与犯罪事务办公室(UNODC)报告显示,在2005年全球至少有2亿人滥用过各类违禁毒品,占全世界15-64岁人口总数的5%,滥用最严重的毒品依次是大麻、冰毒、阿片类、可卡因和摇头丸、迷魂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滥用呈不断上升趋势,专家们预测,苯丙胺类兴奋剂将成为21世纪最广泛滥用的药物。ATS是苯丙胺及其衍生物的统称,涉及几十个品种。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药物依赖性(主要是精神依赖性)、中枢神经兴奋、致幻、食欲抑制和拟交感能效应等药理、毒理学特性,是联合国精神药品公约管制的精神活性物质,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和欣快作用。苯丙胺类毒品滥用易成瘾,毒副作用大,会对人体造成大的危害,而且滥用苯丙胺类毒品者易增加暴力攻击倾向,成为社会治安隐患,此外滥用苯丙胺类毒品还可能成为性传播艾滋病的媒介。目前在我国出现的苯丙胺类化合物主要有苯丙胺(AP)、甲基苯丙胺(MAP,冰毒)、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摇头丸)等。
随着ATS药物的泛滥和对社会危害的增大,对该类化合物的检测、分析与确认也就变得越来越迫切。其分析检测过程一般包括样品的预处理和药物检测两大部分。样品的预处理一般可采用液一液萃取法(LLE),固相萃取法(SPE),固相微萃取法(SPME)等。LLE是毒品实验室中最传统的提取方法,实验重复性好,但其存在几个明显的缺点:一是用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萃取生物样品或其他复杂用品中微量毒品时,一些内源性组分如蛋白质、脂肪、组胺类等将共萃入有机相,干扰样品中微量毒品的检测;二是容易乳化,延长了提取周期,并容易造成目标提取物的损失;三是所用有机溶剂的毒性较大,直接损害鉴定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LLE的使用正在逐渐减少。与LLE法相比,固相萃取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率高、试剂用量小及干扰杂质少等优点,且操作步骤中人工操作较少,有利于减少操作误差,适用于实验室大量样品的分析测定。此后发展起来的固相微萃取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更加快速方便,且不需要有机溶剂,提取和浓缩可以同时进行,因而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常用的固相萃取包括固相萃取柱和萃取纤维头等方法,固相萃取柱主要有硅胶柱、聚苯乙烯柱等,而萃取纤维多采用非极性的聚二甲基硅烷(PDMS)和极性的聚丙烯酸酯(PA)。
目前国内使用的固相萃取柱及萃取纤维头主要依赖进口,价格一般比较昂贵。因此,加强对廉价、且对毒品具有高提取率、高选择性的高效固相萃取柱的研制是非常必要的。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提取水溶液中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新型担体材料——聚乙烯吡啶/二乙烯苯包覆硅胶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水溶液中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提取与检测分析。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将经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的球型硅胶SG-C=C分散于乙腈中,加入4-乙烯吡啶、正己醇,在氮气保护下机械搅拌分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二乙烯基苯和偶氮二异丁腈,升至一定温度回流反应后,将产物滤出,分别用乙腈、丙酮抽提,真空干燥后得产物聚乙烯吡啶-二乙烯苯包覆硅胶微球(SG-PVP)。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时间短,易控制,合成效率高;制备过程无“三废”产生。该产品价格低廉,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对水溶液中苯丙胺类兴奋剂提取率高。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硅胶,SG-C=C及SG-PVP的红外光谱图。
图2是SG-C=C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是SG-PVP的扫描电镜照片。
(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并给出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将商品球形硅胶过筛,取100-120目的硅胶100g于5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1(V∶V)的硝酸至浸过硅胶3-4cm,70℃下回流6h,冷却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然后用1∶1(V∶V)的盐酸室温下浸泡6h,再用蒸馏水洗至无氯离子(2%的硝酸银检验)。最后,将处理过的硅胶置于马弗炉中110℃下干燥10h,备用,得活化硅胶S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1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