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灭蟑螂的药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30996.4 | 申请日: | 200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辛正;马衍辉;王永明;刘慧媛;刘守钦;刘岚铮;彭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N65/46 | 分类号: | A01N65/46;A01N65/22;A01N65/20;A01N43/16;A01N65/42;A01N63/00;A01P19/0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00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灭 蟑螂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灭害虫的药物,特别是一种杀灭蟑螂的药物,属于卫 生防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蜚蠊(俗称蟑螂)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严重,通过它到处取食、爬行传播 疾病。它食性杂:垃圾、排泄物、食品什么都吃;侵害面广:垃圾、厕所、 厨房、餐厅哪都去,橱柜、容器、食品哪都爬。蟑螂是多种疾病的产生和传 播根源,它携带鼠疫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脊椎灰质火病毒和黄曲霉 毒等40多种病原体,而且其分泌物和粪便中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此外还分 泌一种有特殊恶臭的油状物,在食物和餐具及日常用具上爬行时留下异味和 多种病原体。
目前市场上的杀灭蟑螂的药物大都是化学药物。化学药物的毒性大,在 投放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残毒,死后的蟑螂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 染,有些药品直接对人畜的生命构成威胁,严重的影响了灭蟑螂药物的使用。 且化学药物易产生抗药性,也限制了它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杀灭蟑螂的化学药物的缺点,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安全、 环保的杀灭蟑螂的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杀灭蟑螂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 的原料制成:藿香10,苦参8,百部15,僵蚕8,蟑螂15,蝇蛆10,黄豆30, 红糖20,洋葱汁23-35。
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将蝇蛆和黄豆分别炒熟后磨成粉末 状,将藿香、苦参、百部、僵蚕和蟑螂磨成粉末状后与蝇蛆、黄豆粉末混在 一起,然后将红糖加入混匀,再加入洋葱汁制成颗粒。
使用方法:将本发明药物放于蟑螂将常出没的地方,蟑螂食用后行动缓 慢、无力,5-6天后死亡,死亡率达100%。
本发明杀灭蟑螂的药物中百部、苦参是药典中常见的杀虫中药,僵蚕中 含有的天然碳酸氢铵具有杀虫作用。百部、苦参、僵蚕这3种中药可以治疗 多种疾病,对人、畜无害,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它们的杀虫作用来杀灭蟑螂。 本发明药物中蟑螂尸体中含有性激素对蟑螂具有极强的引诱作用,藿香的气 味对蟑螂也起到一定的引诱作用,本发明采用蟑螂喜食的蝇蛆、黄豆粉、红 糖、洋葱汁作为饵料,使蟑螂不拒食,从而提高了灭蟑螂的效果,红糖在本 发明药物中还起到填充剂的作用,洋葱汁的气味还起到一定的引诱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中药等非化学药品为原料,使用安全, 对人、畜无毒,对环境没有污染,且蟑螂灭亡率高达100%。
以下以试验数据来进一步说明其有益效果。
检测环境条件:温度:26±1℃,相对湿度60%±5%;方箱型号: 0.7m×0.7m×0.7m;模拟现场:3.35m×3.35m×3.35m。
1、试虫:德国小蠊,2周龄成虫,雌雄各半。
2、试验方法:
2.1室内实验方法:
方箱装置试验方法:根据使用方法,取5克本发明杀灭蟑螂的药物放入 玻璃方箱一角,对角放正常饲养用小鼠用料,中间放清洁进水海绵皿和模拟 蟑螂屋。将德国小蠊放入玻璃方箱装置,并计时,逐日观察试虫死亡数量, 取出死虫,直至全部试虫死亡。试验重复3次,设空白对照。
2.2模拟现场试验方法:
将本发明杀灭蟑螂的药物10克与正常饲养用小鼠用料放入模拟现场内, 对角放置,中间放进水海绵皿和模拟蟑螂屋。将德国小蠊放入模拟现场,直 至全部试虫死亡。
3.对蜚蠊的试验结果
3.1室内试验结果
表1本发明药物室内诱杀德国小蠊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09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