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果蔬催熟剂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30684.3 | 申请日: | 2009-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国;陈庆敏;牟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营养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B7/152 | 分类号: | A23B7/15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51400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催熟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熟剂,特别涉及一种固体果蔬催熟剂。
(二)背景技术
部分果蔬如香蕉、芒果、猕猴桃等自然后熟过程较长,成熟度不 齐,着色不均,不鲜艳,易感炭疽病和蒂腐病,以芒果为例,自然情 况下,在采后第8天时,果实黄绿各半,到第12~14天才能达到完熟; 芒果采后6~8天出现乙烯高峰,随后逐渐出现炭疽病、蒂腐病,果实 耐贮性和抗病性显著下降。
现常用的催熟法是乙烯利溶液浸果或电石熏蒸。实践证明,浸果 造成果实相互摩擦,药液中存在大量病菌而增加发病的机会,擦干果 面时,果面蜡粉或果皮会轻微受损,以致后熟果面发病或异常、颜色 不均、光泽稍差、伤口易致病害,同时,还会导致果肉变软,降低其 贮运性,缩短货架期,从浸果到晾干过程长,需场地大,操作麻烦: 电石熏蒸催熟果实异味大,消费者难以接受,且用量多,成本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简单、贮运方 便、使用安全的固体果蔬催熟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固体果蔬催熟剂,其特殊之处在于:以固体乙烯利为主剂, 辅以固体碱或固体弱碱盐助剂,再添加稳定剂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而 成,其中,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主剂5~40份、助剂10~50份、稳 定剂10~85份。
本发明所述稳定剂为滑石粉、白炭黑、硅藻土、淀粉、改性淀粉、 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助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 氢钠、碳酸氢钾、磷酸钠、磷酸钾、磷酸氢二钠和磷酸氢二甲中的一 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固体乙烯利为99.9%的固体乙烯利。固体乙烯利的纯 度为99.9%时,催熟剂的效果为最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将主剂乙烯利与助剂及稳定剂混合在一起。在干燥状态下,主剂 乙烯利和助剂不发生反应,没有乙烯生成;在使用时,在水中蘸一下, 主剂和助剂在水反应介质中反应生成乙烯。
对本发明的稳定性进行试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营养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营养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0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