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鳆发光杆菌检测环境污染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30499.4 申请日: 2009-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2071159A 公开(公告)日: 2011-05-25
发明(设计)人: 王静雪;林洪;朱兰兰;王亚群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Q1/02;C12R1/0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03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发光 杆菌 检测 环境 污染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特别是涉及一株可用于环境污染物检测的海洋发光细菌Photobacteriumleiognathi YL菌株。

背景技术

据本发明人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检索所知,目前已知的海洋发光细菌只有三属,分别是弧菌属(Vibrio),明亮发光菌属(Photobacterium),及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陆地上则有异短杆菌属(Xenorhabdus)。在有氧的自然环境下,发光细菌可产生荧光素酶(LE),催化黄素单核苷酸(FMNH2)及长链脂肪醛类发生氧化反应,而发出蓝绿色的荧光。

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广的是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利用明亮发光杆菌进行环境污染物检测的研究有所报道。而除了明亮发光杆菌以外,均没有利用其他种属的发光细菌进行环境污染物检测的报道。本发明中涉及的菌种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与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phosphoreum)为同属异种,在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上二者均有很大差异。但该菌株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 YL表现出稳定的发光性能,对环境污染物敏感,作为环境污染物的指示菌,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来源于海洋环境的发光细菌菌株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 YL(鳆发光杆菌YL)以及利用该菌株进行环境污染物的定量检测。

本发明分离纯化出一株来源于海洋环境的发光细菌YL,该菌种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附图1)。结合16S rDNA测序结果构建的系统发育树(附图2)和生理生化结果(表1),发光细菌YL被鉴定为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该菌株于2006年12月27日委托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保藏号为M 206139。该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已经提交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存取号为EF017227。该菌株具有发光特性,能够用来检测环境污染物。

该菌株具有生长快、发光性能稳定、对营养要求低、对环境污染物敏感等特点,荧光扫描确定该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在474nm形成最大峰。多种受试环境污染物的浓度与污染物对该菌株Photobacteriumleiognathi YL发光强度抑制率呈正比,能够实现对受试环境污染物的定量检测。利用本菌株检测环境污染物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满足多种污染物的快速检测的需要。

附图说明

附图1发光细菌YL扫描电镜照片。

附图2根据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括号内为该菌株在GenBank中的收录号,分支上的数字代表置信度。

附图3发光细菌YL的发光光谱图。

附图4Zn2+浓度与发光细菌YL发光抑制率的线性关系图。

附图5Cu2+浓度与发光细菌YL发光抑制率的线性关系图。

附图6pb2+浓度与发光细菌YL发光抑制率的线性关系图。

附图7氯霉素浓度与发光细菌YL发光抑制率的线性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从青岛近海捕得常见海产品,包括鱿鱼、对虾、黄鱼、黑头鱼、安康鱼等。将各种水产品分割成小块置于固体培养基平板内,在隔水式恒温培养箱25℃恒温培养10h,暗室观察发光情况。标记发光的菌落,进行平板划线培养。经过多次分离纯化,得到发光细菌YL。

实施例2

取发光细菌YL单菌落接种于100ml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组成:蛋白胨5g、酵母膏1g、FePO4 0.1g、NaCl 20g、甘油3ml、蒸馏水1000ml),27℃摇床培养8hr使菌体达到对数生长末期。

取5ml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锌溶液加入到5ml菌液中,27℃摇床培养反应20min。反应完毕后,于微弱发光测量仪中测量发光值,测量时间为50s,结果取平均值。从测定结果可知抑制率和Zn2+浓度成正比(图4),因而在进行食品或环境中该种污染物的测定时,可根据抑制率推测出污染物的含量。

实施例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0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