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30000.X | 申请日: | 2009-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义武;陈剑秋;李广涛;陈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00;C05G3/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李宝成 |
| 地址: | 27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固性 树脂 包膜 控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产品。
背景技术
我国化肥消耗量约占世界化肥消费总量的20-30%,居世界第一位,发达国家化肥当季利用率平均为50-60%,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平均仅为30-35%。大量营养元素的流失浪费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随着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在农产品追求产量与质量并重,以及环境友好的多重目标要求下,肥料的改性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国化肥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系列科学施肥技术在中国难以奏效。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已不愿意在追肥等农艺操作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急需一种集配方施肥、控释技术为一体的物化肥料产品。开发缓释、控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是简单易行的措施,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
控释肥料的出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粮食安全,也满足了农民的实际需求。包膜控释肥料是以颗粒化肥为核心,表层涂覆一层低水溶性或微溶性的无机物质或有机聚合物,改变化肥养分的溶出性,延长或控制肥料养分释放,使土壤养分的供应与作物需肥要求协调的新型肥料剂型。包膜控释肥料的种类,从包膜材料来分,可分为无机物包膜肥料和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前者多数是以含有一定养分的无机肥料或土壤调理剂之类物质,后者包括有机聚合物、低水溶性或难溶性的有机合成物等作为包膜材料。有机聚合物包膜控释肥因其优良的养分控释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花卉、景观植物、高尔夫球场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但其较高的价格限制了其在大田作物上的推广,如何降低价格满足其农业推广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不仅满足高等园艺景观植物的需求,而且有望通过科学施肥技术在大田作物上推广应用,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较少农业污染,以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粒径范围是1.0-5.0mm,包膜率为3-10%,养分释放期为1-9个月,制作方法为:
(1)称量颗粒肥料,在圆盘造粒机或转鼓中预热至70-80℃;
(2)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到肥料颗粒上,保持肥料温度70-80℃,热固性树脂在运动的肥料颗粒表面均匀铺展,最终固化形成光滑致密的膜层,A组分和B组分的总用量为颗粒肥料质量的0.5-3%,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2.5∶1;
(3)根据控释期的需求,重复(1)、(2)步骤制得所需控释肥;
其中:所述A组分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占A组分质量的3-5%;所述B组分为菜籽油+碳酸钙粉。
前述的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优选的方案是,碳酸钙粉占B组分质量的5-10%。所述碳酸钙粉粒径优选200-400目。
前述的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另一技术路径在于,所述A组分为聚合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前述的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步骤(2)中A组分和B组分的总用量为颗粒肥料质量的1%。
前述的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步骤(2)中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2∶1。
前述的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占A组分质量的4%。
前述的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优选的方案是,包膜率为4-8%。
前述的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可以通过添加各种颜料使其外观颜色是无色、绿色、黄色、橙色等,用于增加美观度。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基建设备投资低;产品的养分控释期可以根据包膜厚度及膜材料配方来调节,可以精确地控制在1个月到9个月不等,另外还可将具有不同释放时期、不同释放特性的产品与普通复合肥按一定的比例掺混,模拟各种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做成各种作物专用控释肥,使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曲线相吻合,达到养分精确控释的目的。此产品已在水稻、玉米、烟草、花生、小麦、棉花、草莓、马铃薯、多种花卉、蔬菜、果树、草坪等作物上进行了大量的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此产品在上述作物上均具有显著的增产和增效作用,具有极为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0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型、低成本的粒子传感器
- 下一篇:压力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