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棉提花府绸色织织物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9377.3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1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县联发张氏色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花 府绸 织物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棉提花府绸色织织物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府绸是棉布的主要品种,兼有丝绸风格。其质地细而富有光泽,布身柔软爽滑,穿着挺括舒适,用平纹组织织成。目前常见的府绸组织结构上的特点是:经纱密度比纬纱密度大一倍左右,布面上经纱露出面积多于纬纱,其凸起部分在布面外观形成明显的菱形颗粒,加之其所用纱支质量较高,因此布面纹路清晰、颗粒饱满、光洁紧密。同样,府绸面料有一大缺点,即用其缝制的服装易出现纵向裂纹,这是因为府绸经、纬密相差很大,经、纬纱间强度不平衡,造成经向强度大于纬向强度近一倍的结果,从而导致纵向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棉提花府绸色织织物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全棉提花府绸色织织物,由地轴经纱、泡轴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该织物包括两种组织,1/1平纹组织和提花组织,织物的地轴经纱采用中兰色80S CPT和米白色80S CPT为原料,两种原料重量比为(210~220)∶(30~35),泡轴经纱采用米白色80S CPT为原料,纬纱采用中兰色80S CPT和米白色80S CPT为原料,两种原料的重量比为(195~200)∶(50~60)。
优选地,地轴经纱的两种原料的重量比为215∶32,纬纱的两种原料的重量比198∶55。
所述的织物的经密为110根/英尺,纬密为88根/英尺。
本发明的全棉提花府绸色织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1)经纱和纬纱的染整工序;
(2)络筒工序;
(3)整经工序;
(4)浆纱工序;
(5)穿综工序;采用80号钢筘,总经根数6325根,边纱80根,筘幅为168.1cm;
(6)织造工序:采用大剑杆织机织造;
(7)后整理:进行小整理。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全棉提花府绸色织织物结构紧密,布面光洁,质地轻薄,颗粒清晰,光泽莹润,手感滑爽,具有丝绸感,另外色彩设计合理,颜色美观大方;
(2)全棉提花府绸色织织物的生产工艺简单高效,技术成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全棉提花府绸色织织物由地轴经纱、泡轴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该织物包括两种组织,1/1平纹组织和提花组织,织物的地轴经纱采用中兰色80S CPT和米白色80S CPT为原料,两种原料重量比为215∶32,泡轴经纱采用米白色80S CPT为原料,纬纱采用中兰色80S CPT和米白色80S CPT为原料,两种原料的重量比为198∶55。织物的经密为110根/英尺,纬密为88根/英尺。
全棉提花府绸色织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1)经纱和纬纱的染整工序;
(2)络筒工序;
(3)整经工序;
(4)浆纱工序;
(5)穿综工序;采用80号钢筘,总经根数6325根,边纱80根,筘幅为168.1cm;
(6)织造工序:采用大剑杆织机织造;
(7)后整理:进行小整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其余的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地轴经纱的两种原料的重量比为210∶30,纬纱的两种原料的重量比195∶5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其余的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地轴经纱的两种原料的重量比为220∶35,纬纱的两种原料的重量比20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县联发张氏色织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县联发张氏色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93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