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蜡漆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29376.9 | 申请日: | 200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姜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桥 |
| 主分类号: | C09D191/00 | 分类号: | C09D191/00;C09D191/06;C09D19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蜡漆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木蜡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木蜡漆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危机,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渴望在喧嚣的大 都市里拥有质朴、实在、节能环保、回归自然的园林景观。而木材恰恰适合满足这个方面, 木制产品目前也仍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具和家居的最常见用品,木材防护是指物理、化学和生 物等手段减少或避免各种生物、非生物因子对木材的侵害,提高木材品质和使用价值,包括 防腐、防虫、防霉变、木材阻燃和改性,是被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木材最 重要的技术政策和措施。现在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出口木制品面临的各种绿色壁 垒,使得人们从无色、无嗅、高效、无毒、无污染、多功能、环保、节能、生态型进行选用 木材防护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面保护木材并保持木材的弹性和环保性能,防护用木蜡漆及其制备 工艺。
本发明的木蜡漆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原料包括天然大漆、动植物蜡和植物油、催干 剂、无机颜料、分散剂、松香甘油脂和消泡剂,其中天然大漆5-10份,植物蜡3-5份,动物 蜡3-5份,植物油60-80份,松香甘油脂0-3份,催干剂0.01-0.06份,无机颜料5-10份,分 散剂0.5-1.0份,消泡剂0.01-0.03份。
所述的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
所述的天然大漆是从漆树上采集下来的天然漆。
所述的动植物蜡;动物蜡包括埃台里蜡、蜂蜡,植物蜡包括: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
所述的植物油包括:桐油、亚麻仁油、梓油、蓖麻油、蓟油、玉米油、葵花油、豆油脂。
所述的催干剂包括:异辛酸钴、异辛酸钙和异辛酸稀土、催干剂。
所述的颜料为油性无机颜料。
所述的分散剂为油性分散剂。
本发明的木蜡漆的生产方法是这样的:其包括下列步骤:
1、取10-20份天然大漆,熬出50%水分;
2、再取60-80份植物油和动植物蜡6-10份混合在一起,逐步加温最后到280℃热化8-10 小时;
3、步骤2反应终点温度降到80-100℃同时加入分散剂、松香甘油脂、消泡剂,待温度降 到40-60℃时加入颜料,冷却后再加入催干剂,经搅拌混合过滤后,得到该木蜡漆.
步骤1的温度不超过70摄氏度。
本发明提供的全面保护木材并保持木材的弹性和环保性能,防护用木蜡漆及其制备工艺 它能有效地防止木材干裂,使木材具有干燥、防腐、防虫、防潮、防霉、防白蚁、耐燃、防 酸、耐碱、耐黄变、抗紫外线辐射等多种综合性能,并且符合各项环保要求,在长期的使用 中不会释放任何有害物质,它能强力渗透进入木材细胞,与木材纤维有效地结合,在木材表 面形成有光泽的漆膜,有效地阻止外来水分的进入,真正的延长木材使用寿命,色泽自然、 亮丽、持久。随着木材干缩湿涨具有持久的伸展性,耐冲击、附着性好、不起翘、不剥落、 漆膜容易修复、抵抗海水侵蚀、防止菌和藻类在表面生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如下重量份取各原料:桐油10份,亚麻仁油25份,梓油25份,大豆油10份,葵花 油10份,蓟油10份,蜂蜡5份,小烛树蜡5份,
将桐油、亚麻仁油、梓油、大豆油、葵花油、蓟油混合在一起在240-280℃热化4-6小 时,反映到终点后把温度降至80-100℃,将蜡和分散剂0.03份加入搅拌,冷却后加入消泡 剂0.01份、催干剂0.01份混合均匀后得到该哑光木蜡漆,可直接用于木制品防护,经检测 其处理后木制品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同时防水、透气、防潮、防虫、防腐、防裂、防酸、 耐碱。
实施例2:
取桐油20份,亚麻油29份,梓油20份,蓖麻油10份,玉米油10份,松香甘油脂1份, 巴西棕榈蜡5份,埃台里蜡5份。
将桐油、亚麻仁油、梓油、蓖麻油、玉米油混合在一起,在240-280℃热化8-10小时, 反映到终点后把温度降至80-100℃,速将蜡和环保型分散剂0.03份加入,然后加入无机颜 料和松香甘油脂搅拌,冷却后加入消泡剂0.01份、催干剂0.01份混合均匀后得到半哑光木 蜡漆。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桥,未经姜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93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