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井液用低荧光防卡润滑剂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9188.6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吕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桂军 |
主分类号: | C09K8/035 | 分类号: | C09K8/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大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液用低 荧光 润滑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液用低荧光防卡润滑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为减少钻头的摩擦和抗高温的需要,常在泥浆中添 加润滑剂。但在打探井、深井、超深井、复杂井、定向井、水平井等复杂井 的钻井过程中,仅靠泥浆的一般润滑剂不能满足需要,需要在泥浆中添加低 荧光高质量的润滑剂。
目前,市场上的润滑剂大多采用用白油制作的润滑剂。白油是在原油中 分离出来的,荧光高、润滑系数低、易污染环境,是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 只能适用于单一的生产井。在打探井、深井、超深井、复杂井、定向井、水 平井等过程中,如果加入白油制作的润滑剂,高荧光会直接影响录井技术资 料,从而影响对地下储量的概况的正确分析,容易判断失误造成重大损失。
在钻井过程中如果加入极压润滑系数降低率低的润滑剂,会直接造成井 下卡钻井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极压润滑系数降低率低的润滑剂的加量 一般都在1%,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钻井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润滑性能好,荧光 低,能够适用于打不同井类的润滑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钻井液用低荧光防卡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下述组 分组成:棉籽油60-80%,乳化剂1-4.5%,石墨乳2-5.5%,中间体17-30%; 所述中间体为纤维素和水的混合物,按重量百分比纤维素为40-60%,水为 40-60%。
所述乳化剂为山梨醇或山梨醇脂类乳化剂。其中,山梨醇脂类乳化剂可 以选用山梨醇脂肪酸酯:司盘-80或司盘-85。
所述石墨乳中总固形物含量为28-30%,石墨含量为20-25%。
一种钻井液用低荧光防卡润滑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 骤:
(1)将棉籽油加热到60℃与乳化剂混合进行乳化反应;
(2)在乳化反应的产物中再加入石墨乳进行合成反应,
(3)在合成产物中加入中间体混合搅拌得到钻井液用低荧光防卡润滑剂;
所述钻井液用低荧光防卡润滑剂中按重量百分比棉籽油60-80%,乳化剂 1-4.5%,石墨乳2-5.5%,中间体17-30%,所述中间体为纤维素和水的混合 物,按重量百分比纤维素为40-60%,水为40-60%。所述乳化剂为山梨醇或 山梨醇脂类乳化剂。
本发明中的棉籽油具有耐高温性能,其润滑性能强,润滑周期长,荧光 级别低。石墨乳抗高温、润滑性能好。本发明通过乳化剂和中间体将棉籽油 与石墨乳结合起来得到的润滑剂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润滑性能好,在泥浆中的加量为0.5%,极压润滑系数降低率≥78, 解决了打探井、深井、超深井、复杂井、定向井、水平井易出事故易卡钻的 现象。而且,使用量少,降低了成本。
(2)本产品颜色为黑褐色,荧光低≤2级,不影响录井资料,保障能正 确分析、探明地下储量的概况,避免判断失误造成的重大损失。
(3)本发明的产品使用天然植物油,对环境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石墨乳选择青岛市天和达石墨有限公司的MD-2型号的产品或青岛申富 奥石墨乳厂的MD-2型号的产品。
实施例1
将3吨棉籽油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到60℃,将0.23吨的山梨醇乳化剂 加入到上述棉籽油中进行乳化反应40分钟。再将0.27吨石墨乳加入到乳化 反应后的反应釜中进行合成反应,30分钟后将1.5吨中间体加入到反应釜中, 混合搅拌40分钟得到钻井液用低荧光防卡润滑剂。其中,中间体是由0.6 吨纤维素与0.9吨水混合而成。将上述产品进行检测,其荧光为2级,极压 润滑系数降低率为79.5%。
实施例2
将3.5吨棉籽油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到60℃,将0.05吨的山梨醇脂肪 酸酯(司盘-80)乳化剂加入到上述棉籽油中进行乳化反应40分钟。再将0.2 吨石墨乳加入到乳化反应后的反应釜中进行合成反应,30分钟后将1.25吨 中间体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搅拌40分钟得到钻井液用低荧光防卡润滑剂。 其中,中间体是由0.6吨纤维素与0.65吨水混合而成。将上述产品进行检 测,其荧光为1级,极压润滑系数降低率为83.5%。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桂军,未经吕桂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91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元钛铁系贮氢合金
- 下一篇:一种移动IP的安全系统和安全机制建立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